在很多人的眼裏,對於智慧與聰明是無法區分的。他們以爲一個人的聰明,就是智慧。甚至於,一個人只要思考到什麼平時沒思考到的東西,他就認爲這是智慧。

在佛家看來,真正的智慧與一個人的聰明,它們是有區別的。區別在哪裏呢?今天,雲來就與大家分享一個這個問題。

所謂的聰明,就是對於事物有一定的見地,能運用自己的知識,去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比如我們寫一篇文章,當寫不下去的時候,就會想辦法去尋找解決的方案。當自己不停地從各種資料中找到自己想要的資料,並將它吸收爲自己所用,再將那篇文章寫出來,這種方式,就是聰明的一種表現。

如果一直寫不出來,就不是聰明的表現了。

那麼智慧是怎麼回事呢?一個人的智慧,與這種聰明並不一樣。真正的智慧,能對事物徹查通透,並且能做到不起任何雜念。因爲他在思考問題時,沒有任何雜念所幹擾,所以他思考到的東西,非常的直觀、透徹。並且,他所得到問題的答案,往往與衆不同。

因爲每個人,他都會受自己所學到的知識,以及自身的情感所幹擾。在自身的這些因素影響下,他很難對事物作出一個正確的判斷。

佛教中有這樣一個典故:有一次法會,有兩位僧人看到廣場旁的幡被風吹動,於是對此進行討論。一名僧人說:“這是風在動。”另一名僧人則說:“這是幡動。”要按照普通人的立場,無論是風動,還是幡動,都是正確的。但是他們是修行的人,如果仍然用普通人的立場看問題,那麼他們仍然是一個普通人。

慧能看到這個問題,發現真正的問題,是出自一個人的心。當你認爲事物怎樣,那件事物就會變成怎樣。

那兩名僧人能發現一件事物的兩個方面,並將它們表達出來,成爲自己的觀點,這就是聰明。但是,修行的人,並不能侷限在事物的具體變化之中。

《華嚴經》中講:“世間種種法,一切皆如幻。”無論是風動,還是幡動,其實都是事物的一種幻化形式,真正的目的,就是帶動你的心,隨着它動。

一個人,很難做到看到風吹幡動不動念,並且會很固執的認爲,有風有幡,而且它的確動了,怎麼能說它沒有動呢?

其實,事物的根本問題,不在於外界的表相。如果你執著於事物的這種變化,你就無法從具體的事物當中超脫出來。

慧能看到這兩名僧人所爭論的,正是落入了事物的幻化之中。於是就告訴他們:“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意思就是告訴他們,並非風在動,也不是幡在動,而是你們的心,隨着事物的變化而變化。

衆所周知,真正修行的人,就是要做到心無所動。無論外界怎麼變化,都不要隨着它取動念。但是一個人已經習慣了每天心念不停地變化,很難察覺到自身的這個問題。當一個人習慣了心無所動的時候,他的心,總是一種清淨狀態。無論外界怎麼變化,他的心都不會跟着發生變動。

所以,慧能看問題的方式,就是真正的智慧。因爲他已經不受外界的事物所影響,並能看出風動、幡動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其實就是兩名僧人心隨風、幡而動,但是他們自己並不知道這一點。

《華嚴經》說:“世間種種法,一切皆如幻,若能如是知,其心無所動。”當你的心真的能做到不爲外界所動,其實也代表着你也不會被自己的妄想執著所帶動。這樣,你就能達到遠離一切顛倒夢想的境界,而進入究竟涅槃了。

有大智慧的人,不會被外界所發生的表象所帶動,能看穿一切事物的真相,以及它產生的根源。而一般所說的聰明,僅僅只是沿着事物發生的表象去做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