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林峯執導,韓棟,徐梵溪領銜主演的《塞上風雲記》正在熱播,該劇最大的亮點是老戲骨雲集,劉佩琦飾演的瞿大年工於心計,李開復的裕大人公正嚴明,李立羣的呂老爺讓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老戲骨“媽媽專業戶”薩日娜飾演的額吉,雖然只有寥寥幾個鏡頭,但是寬厚待人的品格讓大家再次見識到薩日娜精湛的演技。

1968年,薩日娜出生在內蒙古的一個藝術家庭,父親李有忠,母親葉娜布琪都是內蒙古話劇團的演員。

自小受到父母的影響,薩日娜對錶演有着濃厚的興趣。

爲了實現自己的演員夢想,薩日娜考入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

在上學期間,薩日娜的學業只能用普通來形容,但是在這裏薩日娜收穫的自己的愛情——潘軍。

當時潘軍因爲視力問題,面臨退學的處境,後來在西安電影製片廠的廠長吳天明惜才,讓潘軍做了旁聽生,繼續學習。

那時候很多人瞧不起旁聽生,他們認爲潘軍所謂的旁聽生不過是走後門的關係戶,潘軍受到很多同學的鼓勵。

然而實際上潘軍算是童星出身,11歲的時候參演了《大刀記》,演技可謂十分了得。

當所有人都孤立潘軍的時候,薩日娜給了他應有的尊重,基於相互尊重理解的基礎上,在大二那年,兩人相愛了。

1989年,兩人畢業後一個被分進了話劇團,一個被分進了文工團,單位給兩人分了一個11平的房子,潘軍用8元了戒指,250元買了雙人牀墊,就這樣潘軍花了258元將薩日娜娶進家門。

感情上兩人順風順水,但是在事業上薩日娜卻面臨無戲可拍的處境,當時由於薩日娜是圓臉,長相也頗爲成熟,所以很多導演說,演少女太成熟,演青衣又太嫩了,正好處在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

而丈夫潘軍正好相反,他先後出演《李大釗》《魚水情》等話劇,獲得“金獅獎”

在影視劇方面,潘軍憑藉《翠湖春曉》中“聶耳”的角色,獲得大衆的認可。

無戲可拍的薩日娜只能在家裏打掃衛生,整天與鍋碗瓢盆爲伍,當時很多同班同學都陸續登上熒幕,只有她整天無所事事,想到這些,薩日娜經常會痛哭流淚。

在薩日娜最彷徨無助的六年裏,除了丈夫潘軍給了他巨大的鼓勵外,薩日娜的父母也功不可沒,正是因爲父母的鼓舞,薩日娜才守得雲開見月明。

1993年,薩日娜回到老家,當時有個親戚看薩日娜整日無所事事,就邀請他下海經商,做毛紡織品的生意。

薩日娜覺得自己不能一直這樣沉淪下去,於是就答應了,她回到家後,將這件事告訴父母,並想借2萬塊作爲啓動資金。

沒想到父母卻說:你要是生活有困難,我們怎麼都會借給你,但是你要做生意,這個錢我們不能給你。孩子,你要相信自己,相信我們,你有表演天賦,要在這條路上堅定地走下去。

薩日娜聽進了父母的話,開始爲演員夢想堅持,沒想到這一堅持就是6年。

1995年,薩日娜出演了《牛玉琴的樹》,這部電視劇只有兩集,而且片酬極低,薩日娜說“就是沒有片酬我也有拍,我要抓住這個機會。”

該劇播出後,薩日娜憑藉紮實的演技,張弛有度的表演方式獲得很多導演的青睞。

隨後三年,薩日娜片約不斷,《女工情話》《大路歌》《大染坊》《闖關東》等多部影視劇,再次期間薩日娜獲得飛天獎,白玉蘭獎,可以說真正變成了實力派。

在薩日娜發表獲獎感言的時候說:我曾在家待業6年,如果不是丈夫與父母的鼓勵和支持,我堅持不到今天,我要衷心地跟他們說一聲,謝謝你們。

隨着薩日娜的走紅,她無法像以前那樣專門接送孩子,整理家務。

爲此丈夫潘軍提出兩人分開接戲,然而不曾想,在《闖關東》後,薩日娜大火,戲約從09年一直排到2011年的6月,爲此潘軍放棄了自己的演員生涯,全心全意做起了薩日娜背後的男人。

潘軍對薩日娜說:我想通了,你比我有才華,事業也比我好,以後我徹底息影,一心一意的照顧女兒,全力支持你拍戲。

潘軍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2016年的時候,薩日娜的父親李有忠生病,潘軍連夜去了包頭,將岳父接到北京。

在李有忠住院期間,潘軍接替薩日娜整天伺候在病牀前,半月後,李有忠出院了,潘軍卻瘦了十幾斤。

薩日娜今年已經52歲,但是她依舊活躍在熒幕上,塑造着屬於自己的角色,如果說王勁松的方向是老生,那麼薩日娜就是媽媽的角色。

在薩日娜成功的背後,離不開丈夫潘軍無私的付出跟父母的鼓勵和支持,如果說薩日娜背後有推手,那麼潘軍與父母的鼓勵,加上自己的堅持就是她最大的幕後推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