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蟲”

古代蘇美爾人的石碑,可追溯至公元前5000年左右,描述了“牙蟲”是導致齲齒的原因。下圖爲18世紀的一個象牙雕件,揭示牙齒裏面存在“牙蟲”。

“牙蟲”導致牙齒空洞繼而發生腐爛和齲齒,是一種亙古存在的理論,一直流傳到20世紀(儘管在幾個世紀中被揭穿了很多次)。將天仙子種子和蜂蠟製成混合物,放在貼片上加熱生煙,用來將“牙蟲”從牙齒的空洞中趕出來,這種方法在公園前3000年之前已在使用。有些古人認爲牙疼是由惡魔和精靈造成的,而古希臘和古羅馬人的論著多認爲是體液病態所致。

很可能是因爲食物中有大量的沙子、塵土和沙礫,古埃及人的牙齒被磨短了,通常短到牙髓處。在很多顱骨中都可看到有多發性的牙槽膿腫,可見這一問題的嚴重性。

拔牙者

關於牙齒保健的最早記錄可追溯到美索不達米亞和尼羅河文明發軔之際,學者在那裏發現了石碑上描述瞭如何處理牙痛、牙齒脫落或牙垢、牙齦問題和口臭等。在古埃及,有象形文字記錄一顆長牙上畫着一隻眼睛,意思是“治牙的人”。2006年,一座有4000年曆史的墳墓被發現,其中有三位皇室牙醫的墓穴,可見其地位之顯赫。生活在公元前2660年的赫斯-拉(Hesy-Ra)被認爲是有文字記載以來埃及和全世界最早的“牙醫”。其墓誌銘中就刻有這樣一句話:“最偉大的牙醫和醫生”。

拔牙者會在公衆面前拔牙——首先燻蒸消毒,然後拔掉“牙蟲”和齲齒。他們拔“牙蟲”的伎倆花樣百出。天仙子的豆莢在加熱後會裂開,種子取出後可能被巧妙地藏在“拔牙者”的手裏,在患者感覺不到疼痛時,略施伎倆,把種子遞給同夥當作“牙蟲”的蛆。

拔牙者所用的“刑具”是很可怕的,而且肯定是給一個病人用完了也不洗就給下一個病人用。Pelican就是其中一種工具,一個同時代人稱其“殘忍、可怕,常會要人命”。被用來拔牙的鉗子也被稱爲鸚鵡或烏鴉的嘴,有些拔牙者會用紅熱的烙鐵,爲了防止病人流血過多和齒齦潰瘍。在18世紀,“牙鑰匙”受到拔牙者的歡迎。其用法是,從上方夾住牙齒,“上提”時使牙齒變鬆,然後像轉門上的鑰匙一樣。在抗生素髮明之前,拔牙後通常會發生感染,並且可能導致死亡。

牙科醫生

英語中最早使用“牙醫”(dentist)一詞是在18世紀50年代末。它來自法語dentiste(拉丁語爲dens,意爲“牙齒”)。Dentist的採用最初受到了揶揄,比如,1759年9月15日《愛丁堡編年史》(Edinburgh Chronicle)中寫道:“現在我們的報紙上出現了牙醫,這與自抬身價的法國可能挺相配;但我們還是欣賞拉特(是指Samuel Rutter,傑出的理髮師——外科醫生)這樣的人。”法國人開啓了牙科領域的先河。

皮埃爾·福歇爾(Pierre Fauchard,1678-1761年)常被尊爲“現代牙科學之父”,其著作《外科牙科學》(Le Chirurgien Dentiste,1728年),讓我們對牙病的瞭解向今天邁了一大步。他在不同的章節談到了補牙、鑲牙、假牙、拔牙、挪牙。還注意到糖會損害牙齦和牙齒。他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發明。著論的目的之一是揭穿一些江湖拔牙者的把戲和行爲。福歇爾創造了外科-牙科醫生(chirurgien-dentiste)一詞,從而確立了一個“新的”科學行業。

鑲牙

18世紀晚期,把動物或人的牙移植給另一個人,吸引了牙科界的關注,特別是在約翰·亨特開展了重要的實驗之後。他把一個人的牙齒移植到一隻小公雞的雞冠中,而且植入的非常牢固。於是有些人堅信反過來操作也可以有效。有錢的大人會付錢給窮苦的孩子買他們健康的牙齒,然後移植給自己。植入後,新牙會被栓到鄰近的牙齒上,直到移植牢固爲止。

將牙齒鑲到義齒基託上是牙齒移植的主要問題。最受歡迎的材料是河馬牙,義齒會被插到上面。19世紀50年代,硬橡皮(一種硬化橡膠)由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美國古德伊爾家族引入牙科。這種材料可以經過塑形適合人的牙齦,從而爲義齒提供了完好而且不昂貴的基底。當時,年輕女性在過21歲生日時,非常流行的一種生日禮物就是把所有的牙拔掉(以防以後牙齒壞掉,發生齲齒),換上一整套假牙。

喬治·華盛頓的幾顆假牙中有黃金、河馬牙和鉛以及人和動物的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溫斯頓·丘吉爾在發表振奮人心的演講時,嘴裏戴的就是鍍金的假牙,以防止口齒不清。

牙科學的使命

從公元前2900年,埃及人首先委派專門醫師治療牙齒

公元前1300年,希臘醫生Aesculapius首先考慮拔去腐蝕的牙齒

公元前460-377年,希伯克拉底建議使用羊毛蘸蜂蜜清潔牙齒

到1685年,Charles Allen出版了英國第一部牙科教科書 《The Operator for Teeth》。再到1840年,世界上第一所牙科學校在Baltimore開辦,它教授牙科病理學,實踐牙科學,治療學和牙科解剖學。

時至今日,牙科學真正稱爲口腔醫學的時代已經到來。

隨着公衆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口腔健康的保護,中國人的口腔健康整體水平也在這30年來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巨大的進步。生物科學、醫學、材料學的發展,深刻影響着口腔醫學的進步。口腔醫學的未來,要靠材料的進步、設備的進步、臨牀操作流程的進步來實現。

牙科學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希望不斷發展的牙科學,能夠爲人類帶來更多的福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