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印度與多個鄰國爆發激烈武裝衝突。爲了更快地向拉達克前線地區投入兵力和武器裝備,由美製C-17、俄製伊爾-76等重型運輸機組成的空運部隊出動的越來越頻繁。有分析認爲,印度空軍向前線大規模調動,目的就是在發生衝突時,能夠以數量優勢換取戰場優勢。但也有觀點認爲,印度軍隊進行大規模的空中機動運輸,目的還是展示印度空軍遠程機動能力,進而爲印度空軍爭取更多的軍費投入。

據悉,在印度三軍中,空軍的軍費投入比例最大而且現代化水平也是最高的。流血武裝衝突發生後,空軍被國民和媒體寄予厚望,希望他們能爲印度挽回些許顏面。日前,印度空軍參謀長還視察了列城的兩個空軍基地,並做出強硬表態稱:“絕不會讓在加勒萬河谷喪生的勇士白白犧牲”。隨即,印度空軍就迅速進行大規模的兵力調動和集結,蘇-30、幻影-2000戰鬥機以及美洲虎攻擊紛紛靠前部署。很多印度人認爲,1962年那一仗印軍慘敗,主要原因就是空軍沒有參戰,而這次印度這次絕不會讓不堪的歷史重演。其實,印度空軍的實戰能力已經在去年的印巴空戰中得到了體現,其不僅戰機被擊落,就連飛行員也被活捉,所以印度空軍在拉達克地區表現得異常強硬。

實際上,印度空軍戰機被擊落的還沒有自己墜毀的多。據資料顯示,印度空軍近40年來墜機1000多架,平均每個月墜毀兩架。2003年達到頂峯,損失52架飛機,平均每週一架。近年來雖略有下下降,但印度軍機墜毀仍不時見諸報端。由於印度空軍的空中運輸能力有限,所以印度軍隊進行緊急調動或部署仍以地面運輸爲主。據印度媒體報道稱,印度工程兵出師不利,其在北部阿坎德比托拉格爾一座橋樑上發生意外,並造成2人受傷,一人重傷。據悉,印軍工程兵部隊正向前線調集挖掘機,但不料在增援的半路上由於橋樑突然斷裂就發生了意外,連人帶車一起掉入了河谷。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印度不斷加強在其東北部邊境地區大興土木,並修建了數十條戰備公路,但其質量卻不敢讓人恭維。儘管印度軍方三令五申,要求這些戰備公路必須能順利通過全重達60噸坦克等各式重型武器裝備,但這些施工質量極其低下的公路和橋樑根本達不到戰時投送要求,以至於發生工程兵在增援半路上直接壓塌橋樑掉河裏的可笑事故。據英國媒體6月18日報道稱,印度武裝部隊北方司令部下轄的第8山地師在向拉達克地區開進時,一輛重型坦克在行進中壓塌了一座剛剛修建的橋樑掉入了冰冷的河流之中,造成三名坦克兵不同程度受傷,而其他增援裝甲車隊也無法正常通過。此次事故讓本來就對行動遲緩的增援部隊的印軍高層大發雷霆,並嚴令印度陸軍北方司令部要在24小時內搶修完畢,並保證今後不再發生類似事故,否則軍法處置。

事實上,儘管印度連年增加軍費投入,但每個軍種都想獲得更多的軍費投入。所以,每逢邊境有事,印度三軍就會爭先恐後展示自身能力,以求獲得更多的軍費。但由於印度比較重視空軍和海軍,陸軍的軍費本來就捉襟見肘,有限的軍費除了採購大批價格高昂的坦克、火炮、裝甲車等重型武器裝備外,用來修建戰備基礎設施的資金少之又少,再加上印度軍隊普遍存在貪腐問題,所以豆腐渣工程比比皆是。有分析認爲,由於印度國內基礎設施薄弱,戰時重要交通節點很可能會被輕易摧毀,屆時印軍不僅無法及時增援,打起仗來甚至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等待他們只有死路一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