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任正非靠着借來的2萬元創辦華爲,那時連工資都發不出。更困擾華爲的時,自己的家門口,早已被西方通信巨頭給佔領了,它們都是百年巨頭,包括諾基亞、愛立信、北電網絡、朗訊……它們在中國虎踞龍蟠。

國內沒有多少機會,華爲只能去海外打糧食,去那些西方通信巨頭看不上的市場。生不逢時,乾的又是信息行業,任正非曾經這樣寫道: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興市場,世界巨頭都雲集於此,公司創立之初,就在家門口碰到了全球最激烈的競爭,我們不得不在夾縫中求生存;當我們走出國門時,放眼一望,所能看得到的良田沃土,早已被西方公司搶佔一空,只有在那些偏遠、動亂、自然環境惡劣的地區,它們動作稍慢,投入稍少,我們纔有一線機會。爲了抓住這最後的機會,無數優秀的華爲兒女離別故土,遠離親情,奔赴海外……

華爲

世紀初,華爲無線第一次進入歐洲市場時,那些通信設備巨頭像一座座大山,壓得華爲喘不過氣來。曾有歐洲媒體說,華爲進軍歐洲是自取滅亡。爲什麼?那時候在通信領域,根本沒有聽過中國的聲音,他們甚至沒有聽說過華爲,也不知道怎麼拼讀“HUAWEI”。

早期進入歐洲,華爲就像無頭蒼蠅,東奔西跑,看不到曙光,很多歐洲運營商連見面的機會都不給,甚至以爲華爲是騙子。這也可以理解,那時,在高科技領域,沒有中國企業的參與,並且,中國製造當時名聲也不好,有不少劣質產品,讓國外人避而遠之。

那麼,華爲又是怎麼攻下歐洲市場的呢?只有歐洲的一些中小運營商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而諾基亞、愛立信等西方電信設備巨頭又不願給它們解決,這時候,它們纔給華爲試一試的機會。這樣微小機會,也讓華爲戰戰兢兢——如果小機會都抓不住,意味着今後更沒有人願意相信華爲。

華爲

華爲無線在歐洲拿下的第一份訂單,是荷蘭最小的一家運營商Telfort。世紀初,它購買了一張3G牌照,準備建網,然而機房空間很小,擺不下第二臺機櫃。Telfort找到諾基亞,諾基亞拒絕了,因爲單獨給客戶定製小機櫃,成本高,不賺錢。碰壁後,Telfort又去找愛立信,愛立信更看不上眼。

2003年,Telfort已走投無路,瀕臨破產。聽說此事後,華爲歐洲團隊上門拜訪。然而,即便奄奄一息,Telfort還是不願相信華爲。不過,這家公司也沒有當面拒絕華爲。華爲說,願意爲它提供新的解決方案。8個月後,華爲通過分佈式基站幫Telfort解決了困難,基站室內部分做成DVD一般大小,把大部分功能拋到室外去。

然而,華爲市場一線人員、研發人員、交付人員等歷盡千辛萬苦,纔拿下的一家運營商,轉而客戶又被荷蘭第一大運營商(KPN)收購,結果華爲做的全網設備被拋掉,重新回到零點。那次,華爲無線在歐洲的一些人曾抱頭大哭。這樣的苦,現在難以體會。經歷這次挫折後,華爲無線在歐洲沉寂了兩年。

沃達豐

2006年,沃達豐在西班牙競爭不過當地第一大運營商,這時想到了華爲的分佈式基站,給了華爲一次機會。但是,沃達豐警告華爲,機會只有一次。華爲也明白,如果還不成功,今後再也不會有客戶相信華爲,華爲只能退出歐洲市場。幸運的是,華爲這次幫助沃達豐在多項指標上勝出,終於打開了名氣。2008年,華爲第四代基站(Single RAN)問世,華爲無線的技術優勢確立,此後僅用4年時間,便在歐洲市場超越愛立信。文/徐上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