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個一個偉人。

曾11次被提名諾貝爾獎, 9次讓賢,2次拒領。近1000項重大發明專利,被稱爲“創造20世紀的人”,“唯一能與達·芬奇齊名的天才”。

本該富可敵國,卻因其慷慨債臺高築。

在所有改變世界的人中,他可能是你最陌生的那一位。

尼古拉·特斯拉。

前幾年有一部很火的美國大片《致命魔術》,其中有兩場領先時代並且特別炫酷的場景,其中就是特斯拉制造的,讓世人略窺這個創造時代的偉人一角。

《致命魔術》劇照特斯拉的奇蹟

提到電能,人們會想起愛迪生;提到無線電,人們會想起馬可尼。但在他們身後卻隱藏着一位已被公衆遺忘、夢想着爲全世界提供無限能源輸送的電力學天才。他的名字是——尼古拉·特斯拉。

很多人認爲人類工業文明的發展依託於發明電能的愛迪生和發明無線電定位馬可尼。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極少人知道,是尼古拉.特斯拉發明了交流電系統才使一切成爲可能。

(尼亞加拉發電站)

是尼古拉·特斯拉的交流電系統,使人們最終征服了難以駕馭的尼亞加拉大瀑布,並使電能被方便地傳輸到全美以及世界各地;是他最早獲得了無線電通信的專利技術,正是這項技術使我們擁有了廣播電視。

他的專利,遍佈在諸多領域:遙控技術、霓虹燈、X射線、導彈,甚至“星球大戰計劃”。

特斯拉這一來自塞爾維亞的天才發明家雖一生研究無數,但卻始終抑鬱不得志,專利被盜取,研究被仇視,晚年更是窮困潦倒,但即使如此,也沒有磨滅他投身於發明創造以改善人類生活的願望。

如今,人類社會依賴他的發明實現的整體文明的進步,那麼我們也要讓他重新進入大家的視野中,加深對他的瞭解。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享用特斯拉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產,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據說,特斯拉的照片掛在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機密大樓內,照片下有這麼一句話:記住有這麼一個人一直在你身邊。

“交流電之父”“無線電之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年)是塞爾維亞裔美籍傑出的發明家、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和電機工程師,同時也是預言家、UFO科學研究的鼻祖。他一生的發明不勝枚舉,獲得專利的就有近1000項。特斯拉是世界上爲人類造福最多、最成功的發明家之一,他用整個生命,創立了新千年文明的基礎。

特斯拉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滿了戲劇性,而他與愛迪生之間的“愛恨糾葛”更是從另一個角度展示了一個時代的歷史縮影。在注重科技創新的今天,特斯拉敢爲人先的首創精神毫無疑問對我們具有很強的啓迪意義。

當一個人超越於自己的時代,迎接他的必然只有誤解和孤獨,哪怕債臺高築,他還是傾其所有的愛着世界。

然而,這位不容忽視的天才,卻被歷史有意地遺忘了。

特斯拉出生於塞爾維亞,後來他懷揣着夢想,隻身移民美國。他的一生,與當時最有影響力的人,糾纏在一起。托馬斯·愛迪生,仇視和排斥他的發明;伽利爾摩·馬可尼,因盜用了他的專利而名噪一時;喬治·威斯汀豪斯,因爲他的專利成就了著名的西屋電氣公司;J. P.摩根,曾支持他但最終還是拋棄了他。

在他人生的頂峯時期,特斯拉是一個聞名世界的人物。他的發明,幫助美國成長爲一個強盛的工業帝國。

他的創新,成就了世界商業社會千億美元資產的巨大財富。最終,其他人都受益於他的發明而積累了無數財富,但他自己卻一貧如洗。他的全部發明,幾乎都被既得利益者巧取豪奪。

1933—1943年,特斯拉一直住在紐約客旅館(New Yorker Hotel)3327號房間。晚年的他,深居簡出,孤獨地工作和生活,甚至一度靠牛奶和餅乾充飢。

1937年,一個冬夜,特斯拉走出小旅館,到附近的布萊恩公園喂鴿子。途中,他被一輛出租車撞倒在地,三根肋骨骨折。這一年,他81歲。在臥牀不起的日子裏,他僱人去公園,代他喂鴿子。1938年春天,可以下牀後,特斯拉繼續每天去布萊恩公園喂千餘隻鴿子。公園裏,人們常常看見一位高個清癯的老人,帶着一包鳥食,面帶笑容,把鳥食撒向鴿羣。

他經常把生病或受傷的鴿子帶回旅館,僱護士照看它們,幫助鴿子恢復健康。他特別喜愛其中一隻受傷的鴿子,花了2000多美元爲她治療。

“我愛這隻鴿子,如同一個男人愛一個女人,我知道鴿子也愛我。我只有和她在一起,才能感覺生命的意義。”

1942年12月,特斯拉已連續幾天沒有去公園,他僱旅館的清潔人員阿麗絲·莫娜罕代他去喂鴿子。

1943年1月8日,一個寒冷的早晨,阿麗絲·莫娜罕如往常一樣來幫特斯拉收拾房間。幾天前,她離開的時候,特斯拉叮囑她在門口掛上“請勿打擾”的小牌子,謝絕會見客人,而且告訴她不必再來收拾房間了。

“請勿打擾”的小牌子掛到第三天還未取下,阿麗絲·莫娜罕疑惑地打開門進到房間,發現特斯拉已經死在牀上。他兩頰凹陷,面容安詳。

助理法醫H. W.溫伯萊驗過屍體,判斷死亡時間是1943年1月7日晚10點30分,“因心臟衰竭,在安睡中死去”。

尼古拉·特斯拉逝世,享年87歲。

1943年1月10日,紐約市長在電臺中播發特斯拉的訃告:

尼古拉·特斯拉,一位87歲的老人,一位特斯拉線圈、感應電動機以及上百項電氣裝置的發明者,昨晚,在我們的紐約市,在紐約客小旅館,在簡陋的旅館房間裏去世。

他去世時一貧如洗,但他是這個世界上爲人類造福最多的人之一。如果將他的發明從我們的生活中抽走,工廠車間將停止運轉,電車和汽車將停止轉動,我們的城市將陷入黑暗。其實,特斯拉並沒有離開我們,他的生命,已經深刻地融入進我們的現代文明、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目前爲戰爭所做的一切努力。

特斯拉的遺體,被安葬在哈德遜河邊的費恩克里弗公墓。1957年,他的骨灰被運回故鄉——南斯拉夫的貝爾格萊德,安葬於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的尼古拉·特斯拉博物館。

特斯拉去世後八個月,美國最高法院宣佈一項裁定,也就是特斯拉本人一直相信最終會到來的判決,裁定他是無線電的發明人。

他留下了這樣的遺言:

我看待錢的方式,和其他人不一樣。我所有的錢,都是繼續投資發明創造,以此來改善人類的生活。

我的一生,致力於爲人類提供永不枯竭的能源。我們需要發展,從永不枯竭的資源中獲取能量。現在我向你們一步步展示的,就是我,如何最終實現我夢想的過程。

特斯拉去世前,仍然在做超能粒子武器的研究。他提出的“光束武器”被認爲是粒子束武器。

特斯拉去世後,戰爭部聯繫了FBI,然後他的研究被宣佈爲最高機密。根據總統顧問的意見,他的所有個人物品都被查封;由於特斯拉的發明及專利的性質特殊,他的所有研究都被列爲絕密。有一份文件記載:“(他)有80個分佈在不同地方的手提箱,裏面有他的研究手稿以及試驗計劃……”

FBI將他的設計圖紙與實驗作品全部沒收,並將其列入高級機密,美國軍方對他的論文研究至今也沒有停止。

科學界公認的曠世奇才,只有兩個,一個是達·芬奇,另一個就是尼古拉·特斯拉。他是世界最偉大的天才,被視爲“創造20世紀的人”。

尼古拉·特斯拉是電氣化領域的先驅,是他發明和創造了交流電系統,發明了電機和高壓變壓器,創造了第一臺無線電遙控的機器、機器人工程學原理和太陽能驅動的發動機、X光設備、電能儀表、汽車速度儀表、冷光燈、電子鐘、電子治療儀……

他在科學和工程學領域取得了1000多項發明專利。當今世界的科學發明體系,仍然建立在特斯拉留下的遺產之上。特斯拉率先提出的概念有電子顯微鏡、激光、電視、移動電話、互聯網和許多其他與我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事物。事實上,現今我們能夠認知和採用的發明,只是他40歲以前的發明。而他在40歲以後的發明,一律已被封鎖。他離世以後,所有關於他的資料,不論是在報紙、雜誌還是書籍上,都被人有組織地刪除和修改,致使這位偉大的發明家彷彿從未存在於世上一般,無人傳頌他在科學上的貢獻,無人追問交流電究竟是誰發明的。

這一切,源自特斯拉在1889年發明的特斯拉線圈。這是他一生中最受爭議的發明,但也是他對人類貢獻最大的發明,因爲特斯拉線圈是一項能夠無限量免費供電的能源科技。早在100多年前,人類原本就可以享有無限的免費電力。很可惜的是,他的發明侵犯了商人的利益。於是,這項偉大的發明,遭到財團的抵制,特斯拉也因此被逼到破產的邊緣。

尼古拉·特斯拉的夢想,就是給世界提供用之不竭的能源。他是一個絕世天才,但是很遺憾,沒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他。

尼古拉·特斯拉是一位滿懷創造力的人,就像一道劃破宇宙的閃電,照亮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他開創了20世紀高科技領域的最巔峯:家用交流電、無線電系統、原子彈、中子彈、磁炸彈、隱形飛機、雷達系統、太空梭通信系統、洲際導彈導航系統、人造衛星系統、宇航機器人、深海機器人、登陸月球系統、登陸火星系統、引力門系統(釣飛碟系統)。

尼古拉·特斯拉,被公認爲是交流電、無線電、免費能源、現代物理學、雷達、電腦、無線網絡、X光攝影、太陽能、死光、飛碟、人造衛星、火星探測、太空旅行、人造閃電、人造地震、人造氣象、意念控制、意識顯影、空間傳送、粒子牆、引力牆、人造星球等的首位創造者。

同時,尼古拉·特斯拉也是詩人、哲學家、音樂鑑賞家、語言學家、養鴿專家、吠陀專家。他精通8種以上的語言,至少能閱讀11種文字:英語、法語、德語、梵語、拉丁語、捷克語、匈牙利語、意大利語、塞爾維亞語……

20世紀,大浪淘沙,時間能證明其偉大。

一個人足夠天才,才能承受長久的埋沒。近百年的發明創造,讓他始終走在世界科技的最前沿。

相比於自己,特斯拉更關心的是全人類,他深感自己是宇宙這一有機體的組成部分。特斯拉總是反覆說:“哪怕是最微小的有機體,也能夠顯示出整個宇宙的根本法則。終有一天,人類將有能力從宇宙的能量場中直接攝取能量維生。”

對於自己在人類發展中所肩負的使命,特斯拉說:“我可以把這個世界劈開,但我永遠不會這麼做。我只是想讓世界變得更好。我的主要目標是傳播新的設想,並努力讓它們變成現實。我非常希望,它們能成爲未來研究者的一個起點。”

尼古拉·特斯拉,是埃隆·馬斯克的精神偶像,是他不斷創新的原動力。

2004年2月,埃隆·馬斯克用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命名“特斯拉電動汽車公司”,以此紀念他眼中偉大的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創造20世紀的人”。

特斯拉的顛覆性意義隱藏在“特斯拉”這個名字裏,他是埃隆·馬斯克的終極夢想。

特斯拉的銅像,矗立在硅谷;特斯拉的名言,被刻在銅像下面:“當下是他們的,而我致力於研究的未來,是我的。”

特斯拉,是硅谷的精神之父。

特斯拉,是一個精神符號,他劃時代的創新精神,代表着他對人類的大愛情懷。這種精神,點燃了埃隆·馬斯克,點燃了硅谷,成爲新一代創業家百折不撓的精神核動力。

附錄1:尼古拉·特斯拉十大發明回顧

一、交流電

毋庸置疑,尼古拉·特斯拉最大的貢獻就是發明了交流電。

特斯拉不僅僅是發明或者發現了交流電,而是將其進行廣泛運用,並創立了多項電力傳輸技術,使世界爲之振奮。

在1893年的芝加哥哥倫比亞世界博覽會上,特斯拉與喬治·威斯汀豪斯歷史性地用交流電照亮了整個博覽會。此次博覽會之後,交流電變得越來越普及,最終成了我們今天仍在使用的主要電力系統。

二、遠程自動化

1898年,在麥迪遜廣場花園的一次電學博覽會上,特斯拉向公衆演示了無線電遙控船隻,將其稱作“遠程自動化”。當時特斯拉甚至沒有因此獲得專利,因爲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無線電遙控還是個新鮮事物,美國專利局認爲這是個不可能實現的發明。但是特斯拉在博覽會上證明了專利局的想法是錯誤的,他通過無線電波來操作螺旋槳和燈光,從而成功地使用了無線電遙控船隻。

這項發明在三個不同的領域獲得了廣泛的運用。一是,遠程遙控,例如電視和車庫門的遙控器就是運用這項技術;二是,遙控船也是初期機器人的一種,它是一種機械的、不用人工直接控制的物體;三是,將機器人和無線電控制技術相結合,特斯拉的無線遙控船隻爲無人駕駛飛機的產生帶來了靈感源泉。

三、感應電動機

感應電動機採用交流電,基本上由定子和轉子這兩部分組成。定子保持固定,同時使用電磁體來轉動中間的轉子。感應電動機被認爲是經久耐用、易於維護的,同時享有低廉的運行成本的發明。

19世紀80年代,有兩個人分別對感應電動機進行了研究:特斯拉和伽利略·法拉利(Galileo Ferrari),並同時於1888年提出了各自的研究結果。意大利發明家法拉利比特斯拉提前兩個月推出了他的發動機。然而,特斯拉申請專利的證據支持更具分量。他們分別對同一技術加以改進,並獨立得出了同樣的結論,但特斯拉提交專利的時間要略早。感應電動機有着令人難以置信的影響力,如今仍然應用在日常用品中,像吸塵器、吹風機和電動工具等。

四、亞當斯發電廠變電站

尼亞加拉瀑布委員會(NiagaraFalls Commission)爲了能夠長年利用瀑布的巨大能量,想尋找一家公司來建造一座水力發電站。起初,他們考慮交給托馬斯·愛迪生的直流電廠,但在見證了由西屋電氣公司提供的特斯拉的交流電後,委員會於1893年與西屋公司簽訂合同。西屋採用了特斯拉的設計,但對於這樣一個很多人都懷疑能否運作的偉大項目來說,籌集和維持經費仍然是一個極大的難題。

然而,當1896年11月16日合上電閘時,亞當斯發電廠變電站開始運轉,並向紐約水牛城供電。在此之後又建造了十臺發電機,爲紐約市供電。該發電廠被認爲具有革命性,爲現代水力發電廠設立了標準。

五、霓虹燈

雖然熒光燈和霓虹燈並不是特斯拉發明的,但他卻對它們的改進貢獻良多。有趣的是,當時沒有人對陰極射線進行研究,來真正實現該技術的實際應用。陰極射線是在霓虹燈這類電子管中可以觀察到的電子。

特斯拉看到了機會,並進行了一個實驗,使帶電粒子穿越氣體產生了四類不同的光。例如,他使用磷光物質將黑光轉換成可見光,並在製作燈和霓虹燈招牌時,發現了這一技術的實用價值。在1893年的芝加哥哥倫比亞世界博覽會上,特斯拉的個人展覽是霓虹燈招牌,上面有着他獨特的設計和書寫的文字。這個想法受到大衆歡迎,現如今霓虹燈和招牌點亮了世界各地的大城市。

六、無線電

無線電的發明者是誰,一直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焦點問題。1895年,特斯拉已經準備好發射50英里距離的無線電信號,但他的實驗室卻在此之前被燒燬,因此延遲了試驗。與此同時,一位名叫古列爾莫·馬可尼的意大利人正在英國研究無線電報,並且他的設備在1896年被授予專利。他的系統與特斯拉建成的有很大不同,只用了兩個通路,但無法遠距離傳送。而特斯拉的發明使用了多個通路,從而使系統更加強大。

1897年,特斯拉在美國提交了他的專利申請,並於1900年獲得批准。所以,當馬可尼再向美國專利局提交他的無線電專利申請時,遭到了拒絕,因爲它與特斯拉的發明太相似了。馬可尼並不氣餒,創辦了自己的公司,並擁有安德魯·卡內基和托馬斯·愛迪生這樣強大的支持者。

1901年,由於採用了多項特斯拉的專利,馬可尼將信號傳送至大西洋彼岸。

1904年,專利局沒有給出明確的理由就撤銷了他們曾經的決定,並表示馬可尼的專利是有效的,使他成爲無線電的發明者。

1909年,馬可尼獲得諾貝爾獎,其公司遭到了特斯拉的起訴。不幸的是,窮困潦倒的特斯拉無法與大公司對抗。該案件一直沒有得到判決,直到1943年特斯拉去世幾個月後,最高法院才裁定維持特斯拉的專利。

七、影像圖

1895年,德國科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發現了一種神祕的能量,他稱之爲“X射線”。他注意到,當他把感光膠片放在手和鉛屏之間時,膠片上就會出現手部骨頭的圖像。不久後,倫琴把他的研究結果和他妻子的手部照片公佈於世,因此名聲大振。在那張照片中,可以看到倫琴妻子的手骨頭及其手指上的婚戒。

多項證據表明,在倫琴公佈他的研究結果之前,特斯拉對X射線已有所瞭解。恰好在倫琴發現這項技術的不久前,一場大火於1895年燒燬了特斯拉的實驗室,他的研究因此而終止。倫琴所發表的研究結果啓發了特斯拉,他採用真空管來製造X射線,形成的圖像被他稱爲影像圖。特斯拉被認爲是美國拍攝X光照片的第一人,他拍了一張穿着鞋的腳部影像圖,然後把照片寄給倫琴,祝賀他的發現。倫琴隨即回信給特斯拉,稱讚他拍了一張特別清晰的影像圖。影像圖在X光機的發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X光機從來無法拍出像特斯拉那樣清晰的圖像。

八、特斯拉渦輪機

在20世紀初,世界見證了活塞式發動機在汽車工業中的興起。爲嘗試與活塞式發動機一爭高下,特斯拉開發了自己的渦輪機。特斯拉的渦輪機是無葉式的,使用光滑圓盤在燃燒室中旋轉。在燃料進入帶有圓盤的主要燃燒室之前,燃燒將帶動機器運轉。

燃燒可以使圓盤旋轉,從而帶動發動機進行工作。特斯拉在1909年測試該發動機時,發現它能夠達到60%的燃燒效率。引人深思的是,直至目前我們才只達到了42%的燃料能量轉換率。然而,在商業中,燃油銷售能夠讓人們獲取更多的利益,因此活塞式發動機仍然是當今世界的常態選擇。

九、放大發射機

特斯拉在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建立了一個實驗室做研究,他在那裏製造出了規模與能量最大的特斯拉線圈,將其稱作“放大發射機”。放大發射機有三個線圈,直徑爲52英尺。它可以產生數百萬伏電流並製造出“人造閃電”,閃電最高可達130英尺,是當時最大的人造閃電。

這是特斯拉的最佳發明,是爲了激發地球電磁場創造的一種特殊變壓器,用於電能傳輸,其傳輸距離必須使用天文級望遠鏡才能看到。通過使用這種神奇裝置,特斯拉已經實現了一種電力效應,其強度超過了閃電,通過的電流足以點亮環繞地球的200盞白熾燈。

十、特斯拉線圈

1891年,特斯拉發明了特斯拉線圈,他主要使用了兩個線圈,一個初級線圈和一個次級線圈,每一個都有獨立的電容器。電容器就像一塊電池一樣,可以容納電荷。這兩個線圈通過打火間隙產生聯繫,打火間隙擊穿空氣打火。實驗的結果是,特斯拉線圈可以製造“人工閃電”、通過設備主體發射電流以及產生微弱的電風。

特斯拉之所以能發明出這個具有革命創新性意義的設備,是因爲他一直執着於利用無線電爲城市供電。如今,特斯拉線圈主要供愛好者研究娛樂使用,在科學研究中心和博物館都可以看到特斯拉線圈,其中的一些技術還被應用在收音機上。特斯拉線圈的重要性在於,它讓工程師們意識到了電的本質以及如何運用電。

附錄二:尼古拉·特斯拉生平大事記

1856年7月9日 特斯拉出生於利卡省斯米灣的一個塞爾維亞家庭。

1875年 特斯拉在格拉茨理工大學學習物理學、數學和機械學。

1877—1880年 特斯拉在奧地利布拉格大學的查爾斯—費迪南德大學分校學習。

1881年 特斯拉進入匈牙利政府的中央電報局工作。

1882年 特斯拉在布達佩斯街心公園散步時發現了旋轉磁場。

秋天,特斯拉到愛迪生電話公司巴黎分公司任職。

1883年 特斯拉在斯特拉斯堡受僱於愛迪生歐洲大陸公司,製造了第一臺感應電機。

1884年 特斯拉前往美國,開始在愛迪生實驗室工作。

1885年 特斯拉離開愛迪生。

1887年4月 特斯拉電燈與電氣製造公司成立。

1888年5月16日 特斯拉在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上做了題爲《交流電機和變壓器的新系統》的報告。

1890年 特斯拉公佈了高頻電可以點亮無電極真空管,並提出了透熱療法。1891年7月31日

特斯拉成爲美國公民。

1892年 特斯拉做了題爲《極高頻率交流電實驗及其在人造無線發光中的應用》《高壓高頻下的交流電實驗》的報告。

1893年 特斯拉利用圓錐形線圈製造出了100萬伏的高電壓。5月,特斯拉在哥倫比亞博覽會上展示了交流電照明,成爲“電流之戰”的最終贏家。

特斯拉在芝加哥世界展覽會上吸引了公衆的注意。他讓高頻電流通過自己身體並演示了可逆磁場模型,即所謂的“特斯拉的旋轉鐵蛋”。

1893年 特斯拉在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全國電燈聯合會做報告,展示了世上第一臺高頻振盪器——無線電發射機。同年夏天,特斯拉在弗蘭克林學院全國電燈聯合會發表演講,詳細闡述無線電發送和接收方面的六項基本要求。

7月,特斯拉向美國專利局申請了“共振傳送器的振盪器”的專利。1897年9月2日,特斯拉提交了專利申請。專利於1900年3月20日獲得批准。1943年6月21日,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承認馬可尼發明權的原判,裁定:無線電專利發明人是尼古拉·特斯拉

1894年 特斯拉用克魯克斯管(陰極射線管)拍下了馬克·吐溫的顱骨圖像,成爲歷史上第一個發現X射線的人。同時獲取耶魯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1895年 3月13日,特斯拉位於紐約第五大道的實驗室被毀於火災。

特斯拉獲得由黑山王子授予的雄鷹勳章和由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授予的艾利略特·克森勳章。

1897年 特斯拉在無線電工程技術領域註冊了20項發明專利。

尼亞加拉水電站建成。

1898年 特斯拉註冊了無線控制技術。

特斯拉利用一臺小型機電振盪器製造了一次小型地震。

冬天,特斯拉展出機器人自動船。

1899—1900年 特斯拉在科羅拉多斯普林斯進行實驗,併成功製造出球狀閃電。

1899年6月3日,特斯拉發現了駐波。

1900年6月,特斯拉在《世紀》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全面提出了雷達的總概念。

特斯拉在全球範圍內首次達成人造閃電效應。

1901—1905年 特斯拉在紐約附近的長島建造沃登克里弗塔。

1906年 沃登克里弗塔停工;

特斯拉發明無葉渦輪機。

1909—1922年 特斯拉註冊了機械方面的專利(泵、流速計、無葉渦輪)。

1915年 諾貝爾獎基金會承認特斯拉和愛迪生曾是19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首選人物。

1917年 沃登克里弗塔倒塌。

特斯拉獲得由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授予的愛迪生獎章。

特斯拉向美國軍方提供了雷達模型和設計。

1927年 特斯拉申請垂直起落戰機專利,並於1928年1月3日最終得到批准。1928年

特斯拉的空中運輸裝置的專利申請獲批。

特斯拉登上《時代》封面。

1931年 75歲的特斯拉提出兩項從自然界汲取能量的計劃:地熱蒸汽利用和海水發電。

1934年 特斯拉獲得約翰·斯科特獎章。

1935年 特斯拉宣佈,他發明的“死光”不是死亡射線,而是帶電粒子束。

1936年 特斯拉完成《引力的動態理論》。

1937年 特斯拉獲得南斯拉夫最高榮譽——白鷹大獎章,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白獅大獎章和布拉格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特斯拉獲得193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名。

1942年7月8日 特斯拉在紐約客旅館受到南斯拉夫國王彼得二世的拜訪。

1943年1月7日 特斯拉在紐約客旅館因心臟衰竭逝世,享年87歲。

1月12日,特斯拉的葬禮在紐約曼哈頓的聖約翰大教堂舉行。

9月,萬噸商船“尼古拉·特斯拉”號自由輪下水。

1957年 特斯拉的骨灰被運回家鄉貝爾格萊德。

1960年 慕尼黑國際電工委員會確定“特斯拉”爲磁感應強度的國際科學單位。

1975年 特斯拉被正式引入美國國家發明家名人堂。

全文已經獲得《人物觀察》的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