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习俗较多,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吃粽子、赛龙舟等,还有一些地方性的习俗,比如放纸鸢、拴五色丝线、打午时水等等,当然,端午节这天除了习俗之外,在民间还有一些禁忌的说法,也就是说在端午节这天不能干的事,具体有哪些?一起来看看。

其一,不能说端午节快乐,要说端午节安康

据笔者回忆,前些年大家一直说的是端午节快乐,只是近些年来,忘记从哪年开始了,开始流行说端午节安康,至于原因,相信大家也能够明白,端午节是祭祀的日子,不能互祝快乐,而安康则可以使用,因此,为了避免让别人生气,建议说端午节安康吧。

其二,夫妻不能同房

在古代,有端午节夫妻不能同房的说法,不过现在已经无所谓了,也没有这种说法,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查询了一些资料,是这样说的。

农历五月俗称“毒月”,这个月内有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分别是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廿五、廿六、廿七,这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毒日”,在古代大家认为这几日不能同房,而端午节(五月初五)又是第一个“九毒日”的第一个,所以,端午节夫妻不能同房的说法就传了下来。不过现在这种说法已经被抛弃,大家也都不在乎,甚至有些人都没听过。

其三,出嫁女不能在丈夫家过节

端午节出嫁女不能在丈夫家,要回娘家,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笔者查询了相关的内容,有这样一种说法,在古代的时候,大多数都是很穷的家庭,端午节是过完年之后的一个大节,庄稼种下了,该做的事都做得差不多了,到了端午这天,家家都要吃点好的,而婆婆们不想叫媳妇们吃她家的,想让媳妇们回娘家吃,所以就有了出嫁女不能在婆家过,要回娘家过端午的说法。

不过这种情况,在目前显然已经不成立,出嫁女想在谁家过端午都行,当然,现在有些出嫁女,会拿着粽子回娘家看亲人,也算是在娘家过节了。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和禁忌,有些人存在着不一样的观点,比如有朋友就说“端午节本来不是纪念屈原的日子,因为屈原以前端午节就存在了,原本是人们庆祝“小熟”(豆、麦、油菜籽)收获后庆丰收的节日,而中秋节是“大熟”,庆丰收的节日。”至于观点是否正确,我们暂且不谈,可以看出一点,区域不同,地方不一样,端午节的习俗也会有一定的差别,更不用说古代和现在的区别了。

针对上述所说的端午节禁忌,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中说说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