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人文者也。

谈到二战时期的苏德战场,人们往往会聚焦于几个耳熟能详的著名战役,所以,当提到勒热夫战役时,知道的人很少,这也让《勒热夫绞肉机——一个苏军士兵的战争》很快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

作者鲍里斯.戈尔巴乔夫斯基18岁进入苏联秋明步兵学校学习,从一名普通士兵,一路做到师部共青团书记,从战术层面,他亲身经历了勒热夫战役中的战斗,见证了勒热夫战役中,指挥风格及人事安排,所以,尽管他的回忆录没有达到世界范围的畅销,但内容真实、全面。

勒热夫战役始于1942年1月,终于1943年3月,短短的一年之内,双方动用的总兵力超过三百万,苏军伤亡百余万,而他们的对手——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也有数十万死伤,很多精锐德军部队经过此役,遭到重创,直接影响了后来整个的东线战场局势。

如此重要的战役,为什么后来很少有人提及呢?

一是由于同时期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其惨烈程度和重要意义,远远超过勒热夫战线的较量。

二是因为勒热夫战役从发起到结束,有太多失误,这些失误严格来说,连斯大林也难辞其咎,甚至从战略上讲,根本就是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战斗,因为当时苏军兵力捉襟见肘,聚集在勒热夫一线的苏军完全可以派上更大的用场,结果却在与德军无意义的碰撞中,毫无价值地消耗掉了。

由于诸多不可描述的遮掩,勒热夫战役虽然规模庞大,死伤空前惨重,却始终在俄罗斯历史学界少有人提及,它也被称作“被遗忘的战役”。直到最近一二十年,才逐渐被挖掘出来,俄罗斯还为这场战役拍摄了一部电影《勒热夫战役》。

可是,在电影得以放映前,《勒热夫绞肉机》一书遭到了严格的审查,还有重重的阻力,理由是为了维护苏军高级将领的荣誉,因为戈尔巴乔夫斯基没有在书中歌颂将领们的“出色指挥”,也没有刻意描绘激烈的战斗场面,他记述的,只是无数到死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烈士和无名英雄,还有他们对战役的迷茫和困惑。

此书的另外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点是,戈尔巴乔夫斯基在谈到苏军的真实状况时,坦诚、不做作,既没有刻意隐藏,也没有蓄意丑化,这与同时期其他苏军老兵回忆录中为了自保而哗众取宠的虚伪描述有着极大的差别,也是此书命运多舛的关键原因。

由于戈尔巴乔夫斯基在指挥部的丰富工作经历,让他对于苏军指挥员之间勾心斗角、军纪等问题,有着非常宝贵的第一手经历,通过他的回忆,我们能更好地看到苏军在二战期间的整体面貌,而不是简单地喊着“乌拉”冲向敌军阵地的刻板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