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之一寸相思》的口碑小爆了一把,在自来水的安利声中,一句感叹出现的频率非常高:“终于有部武侠片了”。

什么时候,撑起中国影视半壁江山的武侠片成了稀有品?

细细思量,似乎张纪中第一波金庸作品翻拍之后、专攻武侠的周易影视破产之后、王晶导演不再热衷武侠之后,荧屏上便没了武侠爆剧的身影。

但若以武侠剧为标签检索,你会发现其实武侠剧一直都在,只是这些“武侠剧”要打上个引号,观众并没有作品到这些作品的武侠特性。

拥有传统风格的武侠剧越来越少

看过近年来带着“武侠剧”标签作品的观众会发现,这些武侠剧中的“武侠”二字观感并不深,因为他们失去了传统武侠剧的核心特色。

先是故事,传统武侠剧形态百样,但都会围绕一个“侠”字展开。

侠者,讲究情义。

江湖义气也好、家国情怀也罢,总有一个撑起作品的情义基调,呈现大开大合的江湖格局,再辅以侠者故事填充。

但当下挂着武侠标签的作品,多数只保留了武侠情义中的一个细分领域:言情。

除了金古梁温黄等大家之作的再翻作,新创的剧本或年轻IP翻拍的“武侠剧”,基本上都是纯言情基调,侠义被削弱,爱情浓墨登场。

严格来说,这些作品用古言标签更合适。

再是制作,武侠的视觉核心是“武”,这是它的直观辨识元素。

在武上面,抛开较远的邵氏、TVB武侠剧不谈,近一点的《天下第一》、张纪中版金庸武侠作品中的打戏,似乎都成了断层记忆。

武打明星的没落,也间接证明了武侠核心元素的淡化。

当故事与镜头效果都失去了武侠的辨识,武侠剧便“越来越少”了。

可能会有人说不能一直固守老套路,武侠也需要顺应时代变化。

这点不可否认,然,创新虽然很好,“新式武侠”却明显没有成形。

无论是2019年的《听雪楼》,还是2020年的《月上重火》,都是兼具言情基调与仙侠制作风格的“武侠剧”,并没有自成一脉新武侠。

反而是小成本网剧《一寸相思》、《神探简不知》,难得延续了传统武侠的风骨,但这些恢复武侠风韵的作品,目前在产量上并没有形成规模。

为何撑起中国影坛半壁江山的武侠逐步没落?

这个问题曾经受到过广泛讨论,大多数人用“匠心流失”来解释。

影视行业失去了“匠心”,这个理由似乎可以解答所有不尽人意的现状,但想要弄清传统武侠的断层,还要从更细化的角度找问题。

这个细化的角度是效率与市场。

效率:“快工”难出好武侠武侠作品风骨的弱化,与这一类作品的制作特性息息相关。

一部优秀武侠剧从剧本到制作都带着慢工出细活诉求,相对难做到快速高效化、投入成本也比现代剧要高,这与近年来追求高效率的制作导向产生分歧。

于是,一些“新方法”的使用,让武侠剧的特性退化了。

剧本方面。

初代武侠剧有金古梁温黄这些泰斗们打底,他们的武侠小说养活了八九十年代大半个影视圈的人,也影响了初代创作者的武侠风骨。

在他们之后,传统文学储备扎实又吃透经典武侠作品的金牌编剧们,也能磨出如《天下第一》、《水月洞天》般的佳作。

但到了当下,影视圈为了追求高效率、高人气,大多会用人气IP打底,而年轻创作者扎堆的IP作品,很难达到老底子风韵。

同时,网络文学因为创作者普遍是年轻人,主流导向也以武侠言情为主,如《有匪》的新式武侠IP,在网文界属于非常少有的存在。

剧本走捷径的选择,让武侠作品从故事上便走偏了,在这种创作氛围下,年轻编剧们对武侠故事的掌控能力亦受到影响。

当下好评不断的《一寸相思》虽然比近几年的武侠剧本出彩,但在故事线条铺垫上,其实还是欠了一丝火候的,它的惊喜分大于质量分。

制作方面。

武侠作品对古风画面质感要求很高,这个质感需要景与人的共同配合。

实景拍摄的壮丽山河更能展现武侠的磅礴大气,但仙侠作品开始走红,特效制作受宠,古装剧也开始流行阿宝色、玛卡龙色滤镜,这种制作风格慢慢渗入到武侠片。

与实景拍摄需要的高成本与长周期相比,有特效与滤镜加持的仙侠风,可以提高制作效率,于是,武侠片开始向仙侠片靠近,实景与传统色调也成了稀有品。

有了特效加持,不仅实景可以省略,连人也不用那么严谨地完成实打了。

毕竟,当演员摆几个POSE便可以完成一场动作戏时,还有谁会如《神雕侠侣》时的刘亦菲般苦练功夫呢?更何况,不用长期培训,演员的档期也能得到压缩。

这种制作风格的影响之下,武侠片的打戏真正变成了“花拳绣腿”,画面也越来越梦幻,连金庸老师的作品都能被拍出仙侠剧的观感。

2017年,蒋家骏版《射雕英雄传》因为回归实景拍摄、要求演员亲身上阵开打差点没让武侠粉感动出眼泪来,可见仙侠风制作对武侠剧的损害有多大。

剧本与制作风格都失去了武侠特色,新式武侠剧只能空留标签,无论再怎么宣传自己的武侠属性,观众也难将他们与武侠关联到一起去。

市场:快消风气冲击武侠产量正在热播的《一寸相思》被喻为武侠翻身之作,这部作品也在豆瓣上拿到了8.2的高分,但它的成绩如何呢?

上线两周,网播指数一直未进前十,自来水分疯狂安利之后,话题才勉强登上一次热搜榜,人气还不如后上线的小甜剧《99分女朋友》。

无论舆论如何呼喊传统武侠回归,都不得不承认,快消时代更利于创造好绩效的是相对浅显易懂、不需要观众静下心来细看的言情剧。

当大部分人的观剧习惯是寻求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压效果的作品时,出品方会顺利观众的喜好进行转变,把精力集中到“主流诉求”上去。

同时,拥有大格局、多故事线的武侠作品,宣发也很难顺应流行趋势。

仍旧以《一寸相思》、《99分女朋友》为例,前者粉丝夸赞过色调、背景、人设与故事风格,但若让粉丝找出让观众一看便能入坑的小片段,并不容易。

因为,武侠风骨大多需要一步步呈现,一个小片段很难窥见全貌。

但小甜剧便不同了,社交平台放上一支“高能片段”,主打男女主暧昧的爆发戏,或者一些搞笑的脑洞设定,观众迅速就会GET到作品风格,从而产生兴趣。

这样的宣传方式,效果立竿见影。

即使刘诗诗、佟大为仅有4.4分的狗血剧《如果可以这样爱》,也能因为一段女主手撕恶婆婆的戏在社交平台走红,反哺了作品热度。

商业艺术是会受成果影响的,市场成功率高的题材,更容易受到他们青睐,于是,近年来没有佳作爆款出现的武侠题材,慢慢便市场边缘化了。

市场与效率都处于弱势,难道武侠只能走坡路吗?

并非如此,在七话看来,武侠是影视行业当下的风口之一。

甜宠剧虽然易推易博眼睛,但客观来说,市场已经审美疲劳,当下甜宠的人气热度一定程度上有着社交平台聚众效益加持的“水分”。

2020上半年十多部甜宠新剧上线,但真正的爆款只有《陈芊芊》一部,爆款比率与产量明显不成正比,反而是原本被视为“小众”、“难红”的题材出圈率更高。

悬疑市场的《十日游戏》、《隐秘的角落》几乎出一部火一部,老干部题材的《三叉戟》更是当下上星剧里的佼佼者,观众欣赏艺术的眼光一直都在。

与悬疑、老干部题材相比,武侠题材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因为经典老剧已经在每个观众心中种下武侠梦,它拥有天然热度。

《一寸相思》让武侠迷小范围狂欢,更证明了观众的武侠梦一直都在。

只是,近年来仙侠化的制作风气让观众对武侠剧的信任度降低,武侠想要强势回归,需要拿出诚意来,一旦观众认可了这份诚意,武侠会再次撑起影视圈半壁江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