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於彩電產業來說,再一次走到懸崖邊上。與過去幾十年,頻頻遭遇的利潤虧損懸崖不同,今年將是一些企業的生死存亡懸崖。對於衆多中外品牌來說,又將如何破局自救?

何聲||撰稿

2020年的中國彩電產業即將走完一半的路程,但在去年剛剛站上千萬臺規模的小米電視,至今還沒有召開年度新品的發佈會。小米創始人雷軍爲小米電視請來的新掌門人--原創維電視營銷總經理、暴風TV總經理劉耀平,似乎還在“憋大招”。

但市場和消費者並不會選擇等待小米電視的那個大招。春節之後,索尼電視2020新品發佈會,一下子推出了5個系列17款電視,多是基於X1芯片下的液晶電視和OLED電視畫質升級,並未出現令人“眼睛一亮”的爆款和旗艦。

海信電視春季新品發佈會一次性發布30款新品;事實上,這並非海信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今年以來,海信成彩電產業“最早舉行新品發佈”和“新品發佈會數量最多”的企業:從疫情期間的社交電視,到8K雙屏電視、激光電視、遊戲電視、教育觸控電視、旋轉屏電視等,一系列面向不同用戶、場景、市場的細分產品開始出現。這在彩電產業發展史上“並不多見”。

創維電視的發佈會,除了大屏液晶和OLED升級新品外,竟然還推出8K攝像機,以及平板電腦等跨域產品。事實上,其所承擔的早已不是電視大屏的產業佈局,更多還是集團智能家居平臺中樞和紐帶的新使命;隱身於TCL家電年度新品發佈會的TCL電視新品,雖然同樣缺乏亮點和驚喜,卻也是常規動作沒有跑偏;而康佳電視的年度新品發佈會,則直接讓位給旗下高端品牌Aphaea品牌升級會,由電視品類向全家電進行擴容。這對於康佳電視業務來說,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呢?

華爲和榮耀的智慧屏新品,都寄身於各自全系智能家居新品發佈會。華爲智慧屏的最大驚喜,並不在於品類和尺寸的擴容,而是從消費市場向商用市場的跨越。這也給了不少彩電企業或信心或方向;而榮耀智慧屏,除了頻頻對標小米電視打響畫質口碑外,還擊中衆多同行在智能電視開關機廣告上的“軟肋”,這種左右開弓的架勢,讓一些彩電企業備感不爽,卻又無奈。

晚到的長虹電視年度新品發佈會,採取全面押寶8K產品線的策略。作爲最早發力人工智能電視的長虹,如今的產品線陣營卻左右漂移。姍姍來遲的三星電視發佈會,除了量子點液晶電視奇葩高定價,還展示至今也沒有市場規模化銷售的Micro LED電視,不知道是展示技術實力,還是想技術概念忽悠市場?

至今還沒有召開年度新品發佈會的彩電企業,亦有不少:比如,被富士康買下來的夏普電視,被冠捷電子租賃品牌的飛利浦電視,以及在賈躍亭矇眼狂奔時代崛起後又曇花一現的樂視電視,以及手握下一代顯示技術卻在中國市場被邊緣化的LG電視等等。

透過今年一線消費市場啓動以來,中外彩電主流品牌的一系列舉措,可以清楚地看到:

一是,主流品牌市場加速分化。傳統彩電競爭格局主要是海信、創維、TCL與索尼、三星、LG等中外品牌的競爭,但近年來加入了華爲、榮耀、小米等新生力量,導致格局生變。本土品牌海信一枝獨秀、逆勢擴張、頻頻出招,創維、TCL、康佳、長虹等或等待機會、或苦苦掙扎、或憋大招;外資品牌三星、LG式微,夏普、飛利浦等加速沒落,索尼一家也難撐外資品牌的大局;小米、華爲、榮耀掀起新一輪的“捉對廝殺”戰,榮耀挑小米、華爲對標海信索尼,熱鬧背後是變局。

可以說,經過這兩年的市場淘汰賽和洗牌戰,彩電產業的品牌格局,將會在"巨頭爭霸"之下走向寡頭主導,借用空冰洗行業的格局來看,將會出現新的三巨頭或雙雄。到底誰會成爲真正的主角,在今年下半年就能找到答案。屆時,那些非頭部彩電企業又將何去何從?無疑,這比誰會成爲行業龍頭,更具看點。

二是,主流渠道正在加速分化和集中。從去年開始,不少彩電企業主動撤退國美、蘇寧等連鎖大賣場的虧損門店,已經成爲行業“公開的祕密”。原因正是,隨着物流配送、售後服務的社會化資源成熟,彩電零售“去中間層”即代理商和分銷層完成之後,線下連鎖大賣場這種“投入大、產出小”的渠道,讓很多彩電企業“喘不過氣”,退出只是時間和節奏的問題。所以,在海信、索尼等非頭部品牌或強勢品牌之外,大量彩電企業主動撤場連鎖賣場,從去年興起並於今年加速。

對於家電消費市場來說,零售渠道的主場如今由線下實體店轉戰線上網店,同時從層層分銷模式徹底轉變爲工廠直營模式。越來越多的彩電企業,在缺乏對渠道商家足夠利潤支持的情況下,彩電專營店體系已基本瓦解,只能轉而寄生在那些白電爲主、黑電爲輔的綜合性賣場。同時,電商平臺、直播賣貨,以及工廠直銷模式,成爲當前各個彩電企業的分銷常態。

三是,產業競爭主賽道正在悄然拓寬。透過海信、華爲等企業今年以來的一系列市場動作,可以看到,傳統大衆消費市場的競爭已經全面白熱化,儘管出現一輪高端和大屏的轉型,但很快就再次陷入一輪低價戰的紅海之中。由此,從大衆消費市場尋找細分、圈層用戶的需求;從消費市場跳出進入商用市場的拓展,成爲新的戰場和賽道。

開拓教育、遊戲、娛樂等興趣人羣等細分市場,以及進軍商用顯示市場,對於彩電企業來說,的確一條道路,但並不適合所有企業的佈局。更爲重要的是,這些市場並非最近幾年纔出現,但遲遲未能規模化引爆,顯然意味着企業的能力和消費的引爆打通,還需要時間和週期。

不過,這一輪的變革,對於彩電產業的所有企業來說,必須要清醒認識到,很多企業再次陷入了發展的懸崖邊上。不是過去20多年,很多彩電企業頻頻遭遇的虧損懸崖,而是一些企業的生死存亡懸崖邊。爲何這麼說?

首先,彩電產業的大衆消費市場已經觸碰“天花板”。以目前彩電市場的主流企業數量,以及領軍企業的市場佔比來看:一是主流品牌數量仍然偏多,市場容納不了這麼多;二是頭部企業的佔比仍然偏低,後期存在進一步洗牌的可能。在這一過程中,衆多彩電企業遲遲找不到規模化增長和消費引爆的突破口,並不是市場不好,而是企業競爭乏力,被對手搶了訂單和用戶。

其次,大量彩電企業缺乏在成熟市場競爭的“三板斧”。過去,價格、營銷、廣告是本土彩電企業在外資品牌包圍圈中突圍的“三板斧”,如今這些競爭手段已經基本失靈。取而代之的,則是畫質技術、智能系統,以及產品、技術、智能、營銷於一體化的平臺實力,成爲彩電企業博弈的核心手段。

再者,大量企業早就無法靠彩電業務生存,並繼續投入科技創新、滾動發展。最近10多年以來,衆多彩電企業在一線市場上頻頻遭遇經營利潤的虧損,操作不慎就會面臨利潤虧損的局面。已經無法靠自身滾動發展獲取的利潤,投入到產品的技術創新之中,反而成爲企業在發展其它業務過程中的包袱和累贅。在這種情況下,能活就活,不能活就退出,成爲必然的趨勢。

由此來看,彩電產業未來發展和變革的道路,其實已經越來越清楚。最大在問題在於,相關中外企業誰又能主動轉型,率先破局?誰又是有心無力、錯失拐點?只能交給時間來解答!

====

家電圈:覆蓋產業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