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上方▲“青海妇女”关注

赵雪莲,大通县塔尔镇奔康滩村党支部书记。自担任村党支书以来,她带领班子成员探索了一条“产业发展、巩固基础、精准扶贫”的脱贫致富道路,积极争取各类扶贫项目,村里先后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妇女小额贷款等项目,解决了全村近700人、300多头牲畜的吃水问题,连续3年争取到县经贸委为本村妇女发放小额贷款共200万元,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敬业精神,用实效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在她与村“两委”和扶贫(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全村实现了脱贫。

白春梅,西宁市大通县景阳镇后山村煜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01年,她带头运用农牧机械化技术,在自己流转的100亩土地上辛勤耕耘,凭借勤劳和智慧,率先走上了富裕之路。技术成熟后,她成立合作社,主动带领村民勤劳致富,先后引领842户农户转变作业方式,共计完成农业机械化作业4460亩,经营服务总收入达28万元,社员收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突出。

孙芳兰,海东市平安区小峡镇下店村人,她勤劳朴实,聪明能干,年轻时就学得了裁缝的好技艺,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她决心创业致富。2019年,在一间普通的出租房里,她办起了民族服装加工店。创业初期,她克服困难,积极动员本地女手艺人(失地女农民)加入团队,孙芳兰手把手地教她们学习掌握裁缝技艺,靠双手致富增收,慢慢地服装加工店走上了正轨,姐妹们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大家都称赞她是致富路上的“领头雁”。

来源:省妇联妇女发展部

出品:省妇联宣传部(网络工作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