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亮相紅場的中國三軍儀仗隊

近期,一架運20降落莫斯科,大批中國儀仗隊官兵在機場列陣,原來,爲了參加慶祝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75週年的紅場閱兵儀式,中國儀仗隊再次出征莫斯科,是而這是一個足以讓美軍擔憂的信號,但這一次中國爲何要用運20而不用客機來運送儀仗隊呢?這背後的目標其實不簡單,那就是凸顯大國的國威與軍威。

圖爲搭乘運20的中國三軍儀仗隊

首先,儘管作爲中國軍人代表的105名儀三軍儀仗隊隊員,單純依靠常規的幹線民用客機就能夠搭載完畢,但這一次參加的是閱兵儀式,所以使用軍用飛機參與才能體現出中國對於這一場閱兵儀式的重視,況且如果運送軍人還需要使用客機,那就完全沒有起到一個軍事強國的表率作用。

圖爲運20運輸機

其次,中國這次派出運20參加俄羅斯的閱兵儀式,也有展示自己軍事力量的用意,這一次從北京運送人員到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飛行距離超過了6000公里,這意味着中國必須對自己的運輸機有着十足的把握,纔會派它來完成遠距離運輸任務,而運載105名乘客意味着運20必須動用貨倉才能容納所有成員,對於這款運輸機的機械設備,電子系統,機體氣密性,機載壓氣機和製氧系統是非常嚴峻的考驗,這一次人員的運送成功,意味着中國的運20已經擁有了搭載作戰部隊進行遠距離戰略投送的能力,從而達到展示中國國防力量的效果。

對於運20而言,這一次的運輸任務雖然承擔了巨大的風險,不過只有當一個國家對自己所生產的武器裝備極度自信的時候,纔會讓它接受高難度的挑戰,這次遠距離成功運輸不僅證明了中國的戰略投送能力,也給運20在軍火外銷市場上打了一個非常優秀的廣告。

圖爲運20編隊

目前,包括美國C17在內的絕大多數戰略運輸機已經停產,而運20作爲一款能夠將大批人員安全投送到6000公里以外的新銳重型運輸機,一旦形成數量上的優勢,那麼對一個國家能夠提供的幫助和支持是非常驚人的,而運20通過此次運送儀仗隊的方式證明了自己的可靠性後,未來任何一個需要如此國之重器的國家,都不會忽視它。

更重要的是,運20作爲一款基本全面國產化並裝備中國最新技術的軍用飛機,意味着它的生產不會受到其他國家的影響和制約,隨着未來中國新一代大涵道比航空發動機的研製成功,這款運輸機很有可能也會被其他國家重點關注,甚至請求購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