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紹

患兒,劉某 女,13歲, 患兒3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腹痛,上腹部明顯,陣發性發作,無噁心、嘔吐,無發熱,無咳嗽、痰鳴,無氣喘及呼吸困難,無腹瀉,無尿頻、尿急、尿痛,在家給予輸注藥物及“拔罐”治療2天(具體不詳),腹痛稍減輕,2020.4.23 11:00門診以“急性胃炎、心肌炎?、脫水並電解質紊亂”收入我科病房。患兒自發病以來,神志清,精神差,進食、睡眠欠佳,大便幹,無發黑,近2日無大便,小便無明顯異常。入院時患兒T 35.9℃,P 102次/分,R 25次/分,BP 125/87mmHg,神志清,精神差,進食欠佳,左側前胸及後背可見紅色水泡樣皮疹,伴疼痛。立即請皮膚科會診,診斷爲帶狀皰疹。入院後給予二級護理,留陪人,軟食,完善相關化驗檢查,遵醫囑給予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抗感染及補液治療,給予患兒阿昔洛韋軟膏塗抹皮疹處,醋酸潑尼松10mg口服抗感染。

入院當日可見左側前胸及後背可見紅色水泡樣皮疹

治療及轉歸:4.23日間患兒左側胸背部皰疹呈陣發性疼痛,給予布洛芬口服止痛。水泡成充盈透亮狀,皰漿澄清。囑患兒臥牀休息,右側臥位,避免擠破患處皰疹。指導患兒穿着柔軟寬鬆衣物,保持皮膚清潔,用碘伏塗抹患處晾乾後塗抹阿昔洛韋乳膏。醋酸潑尼龍片抗感染治療,牀頭懸掛接觸隔離標誌,指導家屬接觸患兒後立即手衛生,給予患兒肉蛋豆製品等富含蛋白質食物,禁海鮮及辛辣食物。4.26患兒左側胸背部皰疹疼痛較前減,左側前胸部水泡乾癟完全吸收,後背部水皰皰漿渾濁表皮呈紫紅色,乾癟狀。夜間未出現疼痛。4.27左側後背部大部分水皰乾癟,皰漿吸收,指導患兒保持患處皮膚清潔乾燥,避免感染。

水皰皰漿渾濁表皮呈紫紅色

水皰乾癟

分享理由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皮膚病。其特點是急性的慄粒至綠豆粒大小的丘皰疹,迅速變成水泡。皮損多沿某一週圍神經分佈,排列成帶狀,發生於身體一側,預後極少反覆。

帶狀皰疹是一種常見病。春秋多發,兒童較少見。發病前可有低熱、乏力、全身不適等前驅症狀。患側皮膚開始有燒灼感、疼痛,局部張力增加。繼之皮膚出現不規則紅斑,數小時後紅斑上發生水泡(周圍有紅暈),逐漸增多並融合成大泡,嚴重者可爲血泡,有繼發感染則爲膿皰。數日後,皰漿渾濁而吸收,終成痂殼,1-2周脫痂,多數2-4周癒合。遺留的色素逐漸消褪,一般不留瘢痕,損害不超過中線。

阿昔洛韋對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治療有效。對有免疫力的兒童水痘感染不推薦使用阿昔洛韋抗病毒治療,治療越早開始越好,一般應在皮疹出現後48小時以內開始。對免疫受損的帶狀皰疹病例,病情嚴重時應當靜脈內用阿昔洛韋治療。必要時口服伐昔洛韋或泛昔洛韋治療。

病案分析總結

該患兒皰疹出現在左側胸背部,並伴有疼痛,帶狀皰疹患兒不能直接傳播帶狀皰疹病毒,但在易感人羣中造成水痘流行。其傳播途徑仍爲 皮膚-空氣-呼吸道 ,故給予患兒接觸隔離。

針對帶狀皰疹患兒我們應做到——

在患兒住院期間,醫護人員不定期地向患兒及家長講解疾病的臨牀特點及防治措施,對於皮膚表面病損:局部可塗碘伏,或用毛巾蘸稀釋後的高錳酸鉀溶液擰乾後擦拭皮膚,即可止癢又可清潔皮膚。

患處皮膚應該保持清潔乾燥,在穿衣時可選擇寬鬆,純棉衣服,避免患處由於摩擦而導致細菌感染。護理人員在患者換藥過程中注意觀察創面皮膚變化情況,保持牀鋪清潔乾燥,平整,控制探視和人員流動數量及頻率,在傷口結痂未脫落之前,應該禁止進行搓澡、泡澡、蒸桑拿等讓傷口皮損的症狀。

疼痛的護理:囑患者保持情緒舒暢,多做深呼吸,通過閱讀書籍和他人交談等方式分散注意力。

飲食調理:飲食清淡、易消化,多喫新鮮水果蔬菜,多飲水。不食用或少食煎烤、油炸食品,忌食辛辣溫熱食物如酒、生薑、蔥、姜、蒜、香菜、韭菜、辣椒等。忌海鮮,羊肉等類似發物。

心理護理:根據患兒文化素質水平、性格特徵、心理狀態不同,制定針對性心理護理方案,及時告知疾病知識、病情發展及轉歸,加強與患者溝通。鼓勵和安慰患兒,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告知患兒及家屬感染是誘發本病的原因之一,應預防各種疾病感染,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場合,注意飲食的營養多喫豆類、魚、蛋、瘦肉等食物。增強抵抗力預防發生與本病直接或間接的各種疾病。

參考文獻:[1]黃柳青,曾復卉 帶狀皰疹病人疼痛的護理干預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04.7.25[2] 何爲,黃小雄 治療帶狀皰疹臨牀療效觀察 嶺南皮膚性病科雜 2004.1.11抵抗力預防發生與本病直接或間接的各種疾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