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帝國主義開始侵略中國。國民政府和蔣介石爲了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也爲了日後全面抗戰做準備,便仿照意大利法西斯黨黨魁、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組織“黑衫黨”的做法,組織了一個以軍人爲主體的復興社,也叫藍衣社。

1932年,又在復興社內設置了核心組織力行社;在力行社內,又設有一個專門進行諜報活動的特務處。這個以戴笠爲處長的特務處,便是軍統局的最前身。

蔣介石與戴笠

1937年底,力行社特務處,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密查組(特工總部)合併,成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局”。該局下轄第一和第二兩個處。第一處負責黨務,第二處則負責情報並直接向蔣委員長負責。力行社特務處編爲該局第二處。

當時,曾擔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的陳立夫任軍統局長,徐恩曾任該局第一處處長,戴笠任第二處處長。

全面抗戰爆發後的第二年,也即1938年6月,該局重組,第一處升格成爲“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中統局”。6月29日,中央黨部祕書長朱家驊兼任局長,徐恩曾任副局長。

是年,陳立夫離開軍統局,調任國民政府教育部長。軍統局局長爲賀耀祖接任。當時,賀耀祖還擔任着“委座”侍從室第一處主任。戴笠升任軍統局副局長。

朱家驊

軍統局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刺探情報,進行反諜工作;亦以刺殺等手段執行情報任務。

抗戰期間軍統局曾多次刺殺投日的國民黨軍政人員。軍統局所屬的各個“遊擊司令部”和“交通警察大隊”,則深入日寇佔領區開展廣泛的游擊戰,對打擊日寇和漢奸,起了不小的作用。

當然,這其間也有一些軍統人員投降了日本,日本佔領區的重要特務頭子大多來自軍統和中統,如李士羣、丁默邨等。

與軍統局的軍事背景相比,中統局則是國民黨黨務部門控制的特務機構。中統局的作戰對象除了中共,還包括汪僞等蔣介石的敵對政治力量。

當時,軍統與中統並稱爲國民黨的兩大特務組織。

徐恩曾

但中統、軍統兩局與國民黨的其它局又有所不同,這兩個局的人事權與經濟權都控制在副局長手中。

這樣一來,局長實際上成了虛設之銜,而真正管事的都是副局長。於是戴笠則是名副其實的軍統特務頭子;徐恩曾呢,也就正式成爲中統特務頭子。

戴笠當副局長,軍統局長賀耀祖則成了有職無權的擺設。戴笠直接向蔣介石負責,有什麼事直接當面向蔣請示,即使過後被賀耀祖知道了也是沒什麼用,甚至可以說賀耀祖的命令在軍統沒什麼效力可言。

但中統局長朱家驊與副局長徐恩曾的關係,又和賀耀祖和戴笠的關係不一樣。朱家驊並非有職無權。

朱家驊是當時蔣介石的一流紅人,在中統局裏也有很多嫡系,如局祕書、會計室主任、統計處長、局訓練委員會主任委員等等,都是朱的嫡系。

賀耀祖

還有,朱家驊身兼多職,除任中統局長外,還擔任着中央黨部祕書長,國民政府委員、考試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等。

另外,蔣介石的忠實“智囊”,有蔣介石“國師”之稱的國民黨元老戴季陶,和朱家驊是好友,足可以確保朱家驊在中統局的地位。但朱家驊本人並不怎麼過問中統局的事,使得徐恩曾得以獨攬大權。

朱家驊身爲中統局長,主動不問事,蔣介石也默認。關於中統局的事,蔣也就不找朱局長,對中統局下達命令也只寫“中統局徐副局長恩曾”字樣。而蔣介石下給軍統局的命令,更是直接下給戴笠。戴笠也因之越來越得寵,甚至在蔣介石壁壘森嚴的官邸,他也可以不分時間地“自由出入”。

如是,在軍統局,副局長戴笠則將局長賀耀祖遠遠拋在了腦後。

而中統局長朱家驊,比軍統局長賀耀祖稍稍進了一步,那就是,中統局在簽署重大命令時,朱家驊會與副局長徐恩曾共同署名簽發。

副職當了正職的家,而正職仍在位,這是很不正常的。然而,蔣介石欣然認可,完全接受。這事說到底,還是蔣介石的問題。這可能是蔣介石的有意糊塗。

蔣介石這一有意糊塗,弄得戴笠直到1946年3月17日墜機去世,仍然還是軍統局副局長。而早在1945年1月30日,徐恩曾的中統局副局長一職即被蔣介石免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