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是满清入主中原后第一个皇帝。他一生传奇,死因却成谜。根据民间传说,顺治是因为董鄂妃去世而伤心过度,去往五台山出家为僧。还有人认为,顺治染上了爱新觉罗“家传”传染病——天花,不幸横死。

而在1912年,石井郑氏后人郑叔成汇集祖上流传下来的秘本典籍,辑录成《延平王起义实录》。而这份实录,一直被郑氏后人所珍藏。到了2004年,现居安海的石井郑氏族人郑梦彪在其族兄处发现这一弥足珍贵的抄本复印件,并将之向有关部门和学术研究机构汇报。

经过学者们的仔细阅读,竟从中发现了顺治皇帝的足迹。与此同时,还提出顺治皇帝一个新的死因,那就是在厦门,顺治皇帝竟被郑成功的红衣大炮轰成渣。其记载如下:

“有人秘奏藩主(郑成功):以高琦之战,伪虏顺治实在思明(即厦门港”)被炮毙,化为齑粉矣。”

而这一重磅史料的现身,也震惊了当今学术界。事实上在厦门,民间早就传说,顺治皇帝在厦门中炮而死,而且死状极其惨烈,甚至碎成了肉渣:

说当年顺治皇帝御驾亲征郑成功,于陆港对岸的 “牛家村”(按: 闽南话 “牛屁股” 的谐音), 郑军的 “大将军炮” 一炮打过去, 居然把皇帝打得粉身碎骨。 塘港的小鱼因为吃到了皇帝的肉, 都不长, 因而有 “筜港的江鱼仔 ‘畅’ 得” 这句口头禅, 流传至今。

那么顺治皇帝,真是因为中了郑成功的炮弹而死的吗?

在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五月,郑成功确实与清军狠狠地打了一仗。自郑成功兵败于南京后,其军队便龟缩于金门和厦门,与清军隔海对峙。

而在当月,满清大将达素率领满汉万余名士兵来袭。虽然满清人数占优,但是所乘战船多为小船,而郑成功的战舰都是荷兰式的夹板船,可谓是船坚炮利。在战斗中,满洲兵被打得溃不成军,血染海面。

那么,顺治皇帝是否死于此战呢?

在笔者看来,这绝不可能。当时,郑成功所据的领土,不过是弹丸之地。在南京之败后,郑成功已经没有了北伐的能力。对于满清来说,郑成功根本已经不足为患,而顺治皇帝更犯不着要南下御驾亲征。

而根据满清史料,顺治被“大炮轰毙”后,仍在进行各种祭祀活动。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壬寅, 董 鄂妃死, 顺治追封她为皇后,并有蓝笔批本至当年年底。这种公开活动的记录, 是无法凭空捏造的。

与此同时,根据外国传教士汤若望的记载,顺治仍在1660年5月后活得好好的。直到董鄂妃亡故后,才染上天花而死。作为外国人的汤若望,完全不用为满清遮丑。

从1660年5月到顺治去世,足足有7个月的时间。皇位空悬7个月,在封建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即使孝庄太后再精明强干,也难以支撑起证据,毕竟八旗的王爷们都看着皇位呢?

因此,顺治被大炮炸死于厦门,是不可能的。应该是郑成功的一种宣传策略。

那么“顺治炮毙于厦门”,真的子虚乌有、空穴来风?事实并非如此。这是因为在这场战斗中,确实有满清皇亲国戚参与。

比如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直系后裔洛托,还有觉罗拜山、哈尔弼、阿哈丹、杰都等人。而在这场战役中,这些皇亲国戚皆中炮而死。

洛托这位天皇贵胄既在军中, 麾下又有这么一群战功显赫的八旗将领, 其旌幡旗号、 车马服饰等必然讲究皇室子弟的排场。因此当清军大败,这些“皇家排场”自然被轰得七零八落。

由于郑成功对满清皇室了解有限,因此才会以为顺治死于此战。看到清军排场华丽,自然以为顺治御驾亲征。

在《延平王起义实录》中,郑成功对于“顺治战死”似乎也不置可否。只是说 “余亦计及之” 而已。 事后, 有关郑氏的史料也再无提起这件大事, 说明这只是一时的谣传。 当然,此事仍下沉至民间,成为厦门军民的集体记忆,才有了“顺治鱼”之说。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战役后,让郑成功充分知晓了清军铲平自己的决心。虽然这次获胜,但是家大业大的清军迟早还会派出强大的剿灭部队,光靠金门、厦门,根本不行。因此,郑成功才会挥师台湾,将荷兰人从这块宝岛上赶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