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位皇帝,統治者都是滿洲的愛新覺羅氏,從皇太極改國號爲清算起的話,清朝國祚爲276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清朝積貧積弱,否則我們中華民族何至於在近代受到如此多的欺侮?但在真實的歷史上,清朝其實一點都不弱,早期平定大順、大西、南明政權,而後又平定三藩之亂、統一臺灣,特別是康雍乾三朝時期,清朝已經達到了封建王朝時期的頂峯,然後在乾隆的時期纔開始走下坡路。

可以說,清朝之所以能達到極致,乾隆功不可沒,但清朝之所以走向衰敗,乾隆依舊是“功不可沒”,這一切的一切都得從“九子奪嫡事件”說起,隨着康熙的逐漸老去,他已經開始感覺到自己明顯力不從心,於是他決定立下太子,也就是未來的儲君,別看他有十幾個兒子,這些兒子基本都不是省油的燈,自從太子被廢后,這些皇子們組成了什麼大爺黨、太子黨、三爺黨、四爺黨,八爺黨,他們正事不幹,每天就是整日勾心鬥角。

經過幾年的觀察後,康熙看到只有四兒子胤禛表現低調、整日修身養性,不參與爭奪皇位的事情,於是對他略有好感,在交給他一些政治任務且都能完成後,康熙纔開始時不時的去四兒子家裏坐坐,據史書記載,康熙晚年去四兒子家去過十一次,這是其他皇子沒有過的殊榮。

人老了就喜歡享受天倫之樂,康熙也不例外,1722年春,康熙又去四阿哥家裏觀賞牡丹,父子酒過三巡的時候,四阿哥說“父皇,您的兩個孫子還從沒見過聖顏呢”,康熙隨口就說道“那就讓他們過來我見見吧”要知道,皇族不像我們,他們根深蒂固枝繁葉茂,子孫非常多,康熙光孫子就有九十七個,政務繁忙的老皇帝根本沒時間見這些孫子。

很快,四阿哥的兒子弘曆和弘晝就來到康熙面前,據史書記載,這次見面,康熙對弘曆印象極爲深刻,無論是樣貌、氣質還是談吐,弘曆都比弘晝要強很多,康熙一生閱人無數,他有一種直覺:弘曆將來必將不是池中之物,康熙回宮後對弘曆念念不忘,甚至讓四阿哥把弘曆的生辰八字交上去,隨即康熙找來京城最出名的算命先生來給弘曆算命。

算命先生看過弘曆的生辰八字後得知,弘曆爲庚金命生於酉月,庚金是粗獷帶煞之金,必須引丁火煉之、克之,方能成器。此命爲強金,庚金之下有午火,強金得火,可以鍊金,丙丁二火同時出幹,此人必能成大器。這種現象川流不息地循環出現,火猛有水克之,庚弱有辛補之,整個八字互相對應,上下通關。唯一一點不太好的地方就弘曆的桃花運會非常強,後來的歷史也證明了,乾隆後宮佳麗三千都不滿足,時不時的會去民間蒐羅美女。

康熙得知結果後,心裏就開始盤算,弘曆這孩子哪哪都好,決定讓他當未來的皇帝。沒多久,康熙就又去四阿哥府上喫飯,在飯桌上康熙宣佈消息,走的時候要把弘曆帶到宮中深造,這下子可了不得,要知道康熙有近100個孫子,只有太子長子弘曾有過這種待遇,弘曆到宮中後,康熙無論再忙都會抽出時間親自輔導弘曆學習,弘曆很有學習天賦,無論文武,學的都非常快。

但話又說回來,縱然弘曆深得老皇帝的心,但老皇帝也不會現在將皇位傳給他,畢竟弘曆才十幾歲,於是乎愛屋及烏,四阿哥就有機會成功上位了,康熙臨死前決意將皇位傳給四阿哥,而且他還有個條件就是弘曆必須是太子。

弘曆後來也確實當上了皇帝,他大概是史上最有福氣的皇帝了,康熙爲他打下大好江山,父親雍正整頓歷史爲他攢下了殷實的國庫,到了乾隆接手的時候,大清厚積薄發成爲了封建王朝時期最繁華的時期,而乾隆也因此成爲最出名的皇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