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虽然说现在自己会包,随时都能吃,可是,毕竟过端午节我们还是比较较重视的,粽子必不可少。

现在的粽子真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这些年吃过不少粽子,说实话咱一个北方人,实在吃不惯南方的肉粽子,还是咱北方的传统粽子更对胃口。

老妈包粽子有3个小技巧,用上这3个小技巧,不会漏一粒米,也不会松松散散不成形。煮好的粽子不软不硬刚刚好,粽子粘糯香甜,特别好吃,四邻八乡的都来找老妈请教呢!老妈包粽子的3个技巧是什么?一起来看看。

——【传统大红枣粽子】——

▋【食材】:圆粒糯米1000克,粽子叶适量,大红枣800克,线(绑粽子)适量

▋【制作步骤】:

1、准备好所需要的食材,开始制作。提前6小时把糯米浸泡上,糯米泡透煮出的粽子才会更粘糯好吃。

2、粽子叶提前煮好,不用捞出来,在汤汁中浸泡着,随用随取。粽子叶煮一下不仅可以高温消毒,包的时候粽子叶也比较“听话”,粽子叶柔软,用起来随心所欲。

3、大红枣不用提前那么长时间浸泡,只需要在包粽子之前清洗干净,泡在水中就行了。

4、万事准备齐全,就可以开始包了。粽子叶比较宽的,用一片就够了,粽子叶窄的,需要两三片叠起来再用。就像图中这样,一片叠一片,用水沾湿粽子叶。

5、两手拿住粽叶两边,弯成一个漏斗形状,最底下放入一颗大枣,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漏米,吃的时候也容易先咬到香甜的大枣。

6、左手拿住粽叶,右手放上适量的糯米,糯米的量不能太多,太多不好操作容易漏米,也不能太少,米太少粽子熟后容易散,不成团。这个量自己掌握,如果新手包的话还是宁少勿多吧!

7、将上面长的粽叶部分折回来,盖住米,整理一下,成为一个四角形的粽子。

8、最后用线捆绑起来,绑紧就行了。也可以用线绳子或者粽子叶撕成条,绑粽子。

9、全部粽子都包好了,一个挨一个地放入锅中,加入没过粽子5cm左右的水,上面最好再压上一个重物,比如,可以放一个蒸屉,再用一个大盘子或大碗装满水压在上面。大火烧开,转中小火慢煮1小时左右就好了。粽子煮好后不要拿出来,在汤汁中浸泡一个晚上最入味,粽子又黏又软,非常好吃。

粽子吃了这么多年,各种馅儿也吃了不少,感觉还是老妈包的传统大红枣粽子最好吃。又香又甜又软又糯,吃起来没够。老妈包的粽子简单省事儿还不漏米,街里邻居都来跟着老妈学包粽子呢!

——【松鼠说说】:——

老妈包粽子的3个小技巧就是:

1、长粒糯米比较硬,粘度比较低,圆粒糯米煮熟之后黏性高,也很容易煮烂,看个人喜欢。糯米的吸水性差,需要提前浸泡6小时才会软糯,黏性才会更强,粽子才会好吃。

2、包的时候底部先放一颗大枣,可以防止角上漏米。放米的要量掌握好,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太多包不住容易漏米,太少松散不成形,也不好吃。

3、煮好的粽子不要拿出来,在锅中浸泡一个晚上或者6小时以上,粽子才会更入味,粽叶的香气浸泡在糯米中,粽子才会更软糯、更甜香。

每一个吃货都是幸福的,我,就是其中的那一个。感谢您的阅读,获取更多的家常食谱敬请关注:松鼠小厨!用简单的食材,创作营养、健康的家常美味是我的初衷,让厨房充满爱的烟火气,更有家的味道!分享是一种美德,喜欢松鼠小厨的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小伙伴吧!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本文由优质原创作者松鼠小厨创作,严禁不良媒体非法摘抄搬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