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一本史书,就是打开一个世界,读史而知天下

本文由鼎鼎说历史原创创作,欢迎转载分享

九一八事变使得我国东北地区尽皆落入日寇的手中,南京政府的不断妥协使得日寇胃口越来越大。他们对中国的野心也越来越膨胀。鲸吞关外只是他们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们把手伸到了中原腹地来。

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

晚清时期,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满清同英国人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后,道光皇帝被迫在上海开埠、此后,上海就成了各国列强争相夺取利益的重要城市。上海的经济也开始出现畸形的繁荣。

到了民国时期,根据孙中山策划的大上海计划,民国把上海设立成为直辖于中央的城市,上海的经济又一次腾飞。到了三十年代,上海已经成为了远东第一大城市,是亚洲地区当之无愧的第一城,它被冠上了“东方巴黎”的美称。

经济繁荣、国际地位重要的上海地区成了日寇垂涎已久的肉,他们无时不刻都想要把这个东方的明珠城市囊括到自己的手中。从1932年开始,日本就不断地抽调部队进入上海周边,他们企图以军事手段夺取上海。

十九路军进驻上海

对于日本人在上海的小动作,我国政府看在了眼里。从1931年开始,我国就预料日军对上海地区可能会展开军事行动。在这年十一月开始,以蔡廷为首的十九路军就开始进驻上海,担负起保卫上海这个远东第一城市的重要任务。而此时国内民族抗战决心高涨,上海人民对19路军的到来也是表达了坚定的支持。但是,遗憾的是19路军的准备并不充分,对日军方面的部署知之甚少,唯一知道的就是日寇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

在19路军进驻上海不到周的时间,此时防御工事还没有构建完成。日军要求我军先后撤退15公里。当时政府考虑到日军的强大想要避其锋芒同意了日军的请求。但是,19路军最高长官蔡廷锴当即拒绝了当局绥靖政策。他表示“上海是中国领土,我19路军是中国军队,保卫上海是中国的军的权力,如果日寇胆敢来犯,我军必定给予他们迎头痛击”。

日军图谋被蔡廷锴识破,既然不能用温和方式夺取上海,那就用武力来夺取。日军海军陆战队在数十两铁甲车的引导下兵分五路对19路军还未构建完成的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对于日军的来袭,蔡廷锴将军当即下令反击,双方爆发激烈战争。蔡廷锴将军为表抗战之决心,向全国同胞通电“尺地寸草,不能放弃”。蔡廷还写下了“不扫倭寇誓不还”的诗句。

一二八淞沪会战中,日军先后三次向前线增兵。前后投入兵马不少于7万人。而当时以蔡廷锴将军为首的19路军仅仅只有不到4万人的部队,即使加上后来的支援,整个抗战期间投入的兵马也少于5万。

蔡廷将军就是靠着这不到5万且装备落后的部队一次又一次击退的拥有飞机、军舰、坦克武装到牙齿的日军的进攻。

一二八淞沪会战,以蔡廷将军为首的19路军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尊严,整整33个日日夜夜与日军在淞沪战场上相互搏杀,他们的抗战牵动了国人的心。日寇在这33个日夜中由于久攻不下四易其帅。然而,即使是这样依旧没能够拿下。在一二八淞沪会战中,日军死伤超过了万余人。

到了会战后期,张治中将军增援部队到来,日军从浏河河登陆。我军被迫退守二线。加上国联的斡旋,一二八淞沪会战遂告结束。

蔡廷将军在淞沪会战中优秀的表现被誉为“一代名将”、“抗日民族英雄”。他无愧这些称呼。一二八淞沪抗战后他被授予了青天白日勋章,这都对他功绩的肯定。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