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海燕)“現在的政策太好了,不僅給我們解決了住房、醫療、教育等問題,享受的低保救助標準也在逐年提高,不然像我這樣的情況,全家人根本不知道怎麼生活,這一切都要感恩黨、感謝政府!”,這是永興縣人大農業委副主任委員馬小毛在走訪聯繫金龜鎮牛頭村貧困戶何廣美時,經常能聽到的話語。

據瞭解,何廣美早年因車禍導致生活不能自理,家中困難,當地政府已將何廣美全家納入到低保救助對象中。目前享受A類救助標準每人每月380元,殘疾人兩項補貼130元。

爲確保社會救助監督工作在永興人大“落地開花”,進一步助推永興縣社會救助工作落地見效。縣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專題聽取審議了永興縣人民政府關於社會救助工作情況的報告,在充分肯定縣政府在社會救助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的同時,針對“社會救助工作責任落實和救助工作與羣衆期盼有差距”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進一步壓實社會救助工作責任和完善縣鄉敬老院基礎設施”的建議,並按程序向縣政府進行交辦。縣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又專門聽取了縣人民政府對審議意見研究處理情況的彙報。

收到縣人大所交辦審議意見後,永興縣政府高度重視,政府分管領導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制定落實方案,明確工作任務,實行縣鄉聯動,共同抓好落實,收到了較好的成效。

一是困難保障標準上調。縣民政局聯合財政、扶貧等相關部門從2019年9月起,進一步提高了全縣低保標準和救助水平及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全縣城市低保標準提高至550元/月·人,月人均救助水平不低於370元;全縣農村低保標準提高至380元/月·人,月人均救助水平不低於227元;全縣城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基本生活標準提高至715元/月·人;農村特困供養基本生活標準提高至550元/月·人。

二是臨時救助力度加大。縣民政局專門下發《永興縣低保邊緣戶評定管理實施方案,規範低保邊緣戶認定條件;及時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完善臨時救助制度的補充通知》。去年11月以來,全縣投入389萬元救助資金臨時救助4220戶,特別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實行 “先現金救助、再補撥資金”的辦法,共投入70.98萬元救助資金救助879戶,確保了困難羣衆基本生活需要;同時實行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確保臨時救助及時有效。

三是對象認定工作規範。去年11月以來,全縣新增農村低保426戶843人,城市低保113戶177人,特困供養對象69人,共發放低保和特困供養資金3848萬元,清理了不合條件的低保戶111戶151人,特困供養對象112人。全縣共上報低保邊緣戶1116戶2820人,待審覈確定後適時救助。

四是鄉鎮敬老設施提質。2019年下半年以來,全縣共投入140萬元完成了油麻、柏林、大布江三個鄉鎮敬老院提質升級工程,鯉魚塘、金龜、馬田、高亭司等地敬老院已列入2020年提質改造計劃;與此同時,還投入349.6萬元,爲各鄉鎮敬老院改善廚房設施,添置衣櫃、安全電烤桌、護欄、消防器材等基礎設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