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前病蟲害發生情況及後期趨勢預測

(一)棉鈴蟲:據我中心調查,6月20——6月22日在番茄作物上發現1齡幼蟲5頭/百株2齡1頭/百株,在辣椒雜草上(苘麻)發現棉鈴蟲卵3粒/百株,根據氣候條件和棉鈴蟲發生分析預測,已經進入二代幼蟲爲害初期,6月底7月上旬二代棉鈴蟲爲害將進入高峯期各連隊加強調查與防治。

(二)棉葉蟎:據我中心調查,6月18—20日調查棉田以中心株爲主,經過防治有所控制。有蟎株率2-6%,最高6%,百株蟎量50—185頭。在青貯地裏有蟎株率4—6%百株蟎量50—80頭。近期乾旱高溫,有利於棉葉蟎的擴散。6月底—7月上旬中心株地塊不斷增加,棉葉蟎將零星點片危害加重的趨勢。各連隊應加強調查與防治。

(三)棉蚜:據我中心調查,6月20日在連隊個別棉田發現棉蚜點片流油現象棉蚜有蚜株率10%,各連隊繼續加強調查與防治。

(四)盲蝽蟓:棉花已處於盛蕾期,據6月21號調查個別棉田已見盲蝽蟓危害狀,預計發生程度爲輕度發生,長勢偏旺的棉田爲中度發生。各連隊應加強調查與防治。

(五)打瓜病害:據我中心調查,6月21日在打瓜地裏白粉病輕度發生各連隊加強調查和防治。

(六)葡萄病蟲害:根據目前的高溫的氣候條件有利於白粉病的發生,各連隊加強調查和防治。

二、近期植保工作建議

(一)加強農作物病蟲害調查和監測工作。農業發展服務中心人員全部在連隊蹲點,督促做好植保工作。各連隊的植保員,要切實擔負起責任,負責做好本連隊病蟲害調查工作,做到早發現,早防治。同時,指導種植戶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和防治工作。

(二)做好棉鈴蟲的防治工作。

1.繼續使用殺蟲燈、棉鈴蟲成蟲食誘劑和擺放楊枝把等方法誘殺越冬代棉鈴蟲成蟲。

2.加強棉花、番茄和線椒等作物的卵量和蟲量調查工作,當棉田內百株卵量達到5粒或百株幼蟲2頭時,可使用甲胺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茚蟲威、8000lu/微生素雲金桿菌、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氯蟲苯甲酰胺等農藥進行防治。棉花打頂時及時將頂尖帶出棉田外深埋降低田間着卵量,減輕棉鈴蟲危害。小麥收穫後要及時翻耕。

線椒地、加工番茄等地田間卵量和蟲量較多時,可選用菊酯類農藥或茚蟲威防治。

結合化調和化防,畝噴施98%磷酸二氫鉀或過磷酸鈣浸出液200克,驅避棉鈴蟲產卵,減少棉田着卵量。

(三)加強棉葉蟎中心株和棉蚜的調查和防治工作。採取“查、插、噴”三字方針進行防治,對棉葉蟎中心株調查的重點要放在地頭地邊的棉花上,防治時要使用配合阿維菌素、四蟎嗪、噻蟎酮等專性殺蟎劑與殺卵劑進行防治,對棉蚜中心株使用啶蟲脒、吡蟲啉、吡蚜酮、噻蟲嗪等農藥進行防治,嚴禁使用廣譜類農藥。

(四)做好盲蝽象的調查和防治工作。6月下旬至7月上旬要重點做好苜蓿地周邊棉田和長勢偏旺棉田盲蝽蟓的調查和監測工作,百株達到5頭時使用啶蟲脒、噻蟲嗪、氟啶蟲胺腈等農藥防治,施藥時要選擇早晚時間進行,施藥的順序由棉田邊開始向棉田內。

(五)做好小麥白粉病和鏽病的防治工作。發生時及時使用三唑酮等農藥防治。

(六)做好加工番茄病蟲害的調查與防治工作。

細菌性斑點病可用可殺得3000(1500-2000倍液)防治;早疫病可用代森錳鋅或百菌清500倍液預防;莖臍腐病初花期施用果蔬鈣肥1000-1500倍液或50克/畝,間隔10-15天噴施第二次。

(七)做好葡萄霜黴病和番茄病害的調查和防治工作。使用波爾錳鋅、波爾多液、氫氧化銅等保護劑農藥預防葡萄霜黴病的發生;使用噻菌銅和氫氧化銅等農藥防治番茄細菌性斑點病的發生。

(八)蝗蟲防治藥劑:有效成分含量0.3%印楝素,劑型:乳油。藥劑配置300倍液。

(九)認真貫徹《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和《農藥管理條例》。依法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和科學使用農藥。

(十)農藥使用者要妥善收集農藥包裝物等廢棄物;農藥生產企業、農藥經營者應履行農藥廢棄物回收義務,防止農藥污染環境和農藥中毒事故的發生。

來源:第八師142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2020年第六期病蟲情報,圖文編輯:天山植保,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