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破碎,民不聊生,广大河山失于敌手,一小股溃兵窝在一个叫禅达的小地方,每天浑浑噩噩度日,不知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这时候来了一个人,这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军人的肃杀气息,他,就是虞啸卿。穿着锃亮的马靴,手里拿着一根马刺,和他一起到来的,除了他的亲信之外就是一些炮灰团之前只听过没见过的武器。

可以说,这个男人的到来,给炮灰团的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但是从 缅甸回来之后,他跟炮灰团的缘分就算尽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扒了一身死人衣服穿上冒充川军团团长的龙文章。

一种缘分的结束,往往是另一种缘分的开始。正如孟烦了所猜测的那般,当虞啸卿带着整合好的川军团去缅甸走了一遭之后,虞师诞生了。这个虞师不再跟川军团有任何关心,那是一个独属于虞啸卿的虞师。

在小编看来,虞啸卿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也是一个十分简单的人。他复杂到唐基帮他做那些事的时候,尽管内心有所抗拒,却并未真正从行动上去拒绝。一如他对龙文章的态度,看上去恨之入骨,实际上更多的却是后者不能为自己所用的愤恨。

而说他简单,则是因为他简单到近乎纯粹的一心想要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彻底打败这些王八蛋,为自己死去的袍泽兄弟报仇。

在剧中,虞啸卿这个人物所贡献的经典台词着实不少。不管怎么看,他身上似乎都能够散发出一种军人独有的硬朗。

他拼命想要将自己塑造成一个铁血军人,奈何官场的斗争根本不是他这样一个比较纯粹的军人能够想象的。唐基是这方面的老手,在官场上游走,游刃有余。

虞啸卿很欣赏龙文章,在他心里,团座是跟他一样的人,整个虞师,似乎只有龙文章是了解他的心思的。

他以为自己也很了解龙文章,其实不然。

龙文章想要打过去的目的,在于他欠着南天门上一千多条性命,所以他想要打过江去,为他们报仇。而虞啸卿,想着的一半是建功立业,一半是救国救命。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似乎虞啸卿的目标都要高大上一些。

但是在小编看来,所谓的高大上,无非就是上位者的虚伪罢了。哪怕虞啸卿的段位相较于当时党国上层的上位者而言,只是个小角色。

在小编眼里,虞啸卿是一个十分骄傲的人,他的骄傲,已经到了自负的地步。

所以当士兵哗变的时候,他亲自到前线把自己的弟弟给杀了。所以当他看到这么多人都在溃退,包括他助理团的精锐都溃不成军,如同散沙一般。偏偏他看不起的龙文章带着的炮灰团,却勇敢地用自己的枪口对准了那些溃兵,他心中满是愤恨。

他恨,恨这些人不是自己的亲信,恨龙文章带着一个要补给没有补给要装备没有装备的炮灰团,却能够做到如臂指使。

他说龙文章有逆流而上的勇气,有漏船载酒的运气,可是做人却做得如此晦气,其实何尝不是在说他自己。

在他的位置,有时候明知很多事都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可是他却依然固执地认为可以。上峰一道命令,可能会让他长达一年两年的苦心经营化为泡影。

这一幕,最后还是出现了。当龙文章带着精挑细选的二百多人上了南天门之后,却等不来援军,因为上峰不肯。

这个时候的虞啸卿才发现,其实自己真的什么都不是,在上峰两个字面前,他真的什么都不是。他想要责怪,责怪手下那些士兵,可是一个士兵只剩下一只手了,看到这一幕之后,他只能气急败坏的说自己去。

他想要责怪唐基,可是唐基处心积虑的,都是为了他谋划。即便他话语里充满了责难之意,他心里却十分清楚,事情已经成了定局,别说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师长,便是军长,他也改变不了那许多。

最后的一幕,看上去有些让人感到难过,但是却又那么的顺理成章。孟烦了知道那人是虞啸卿,可是他没有出来相认。或许,他认为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师座根本对不起南天门上战死的一干兄弟。

总的来说,虞啸卿的复杂程度虽然比不上团座龙文章,却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他有心,但是他没有那个能力,他有很多想法,但是他不敢跟团座一样孤注一掷不管不顾。

我想,这也是烦了不愿意见他的原因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