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左右,這條街的攤位基本穩定,三十多個,從一個十字路口蔓延到另一個十字路口。

大部分攤主也相互熟識,各有分工。具體是怎樣分工,後面細說。先來介紹一下幾個主要人物:

趙哥:地攤老油條,主營日雜。

他是個熱心腸,經常給人答疑解惑。記得有一次,突降暴雨,我們只顧拿好自己的家當去躲雨,而他,先去幫助另一個攤主收拾攤位,然後纔去整理自己的商品。

事後問他,他說:人家的東西怕雨淋,我的沒事,被雨淋溼,風一吹就幹了,可以繼續賣。

小五:毛巾哥。

不知道他的真實姓名,年紀與我相仿。他賣的東西最單一,只有毛巾,屬於運動型毛巾,特別吸汗的那種。連續好幾天,他都是我們這裏的“銷售冠軍”。

老王:測字大神。

他戴着一副高度近視鏡,攤位只有幾本書和一沓紙,一有時間,他就坐在那裏寫寫畫畫,嘴裏還時不時念叨着什麼。所有攤主中,他是年紀最大的一個,也是最神祕的一個。

他的攤位也最特別,要不就是沒人問,要不就是好多人圍着他。經常看到的場景就是,他一手拿着筆,一手拿着紙,坐在那裏侃侃而談,信心飽滿。

劉姐:碰不得的仙人掌。

她主要賣仙人掌,一般是她先出攤,她老公下班後纔會過來幫忙。我也是在她那裏學到,原來仙人掌還可以有這麼多講究。哪種仙人掌如何栽,怎樣養,娓娓道來,活生生一部行走的仙人掌百科全書。爲此,我還特地觀察過一次,無論誰來買,問什麼問題,她都能對答如流。

爲啥對她印象,還有一個原因,她曾幾次邀請我去她家做客,說是要給我介紹對象。她的妹妹在一家培訓機構上班,人長得漂亮,又燒得一手好菜。劉姐幾次帶着她的照片給我看,確實,真的很漂亮。只怪那時情竇未開,完全沒有心思往這個方面想。

介紹完主要人物,說下具體分工。

劉姐負責預警,她的眼神最好,幾里開外就能看見城管,一聲大吼,衆攤主立馬收拾家當,快速離場。此時,大部分攤主的設備已經更新,用帆布擺商品,一旦發現城管,捲起來就跑。我也把桌子換掉,備用一個摺疊小凳子,重量比之前輕了許多,要問問什麼,只因爲這樣跑得更快。

當然,也有失手的時候,城管吸取了經驗,改成步行從兩面包抄我們,有兩次全部被堵住,一個沒有跑掉。

這個時候,就輪到趙哥出場,他是我們"這條街"的話事人,幾番爭論過後,城管也無可奈何。雙方各讓一步,攤主早點收攤,城管早點下班。

第二天生意照常,除非是遇到什麼大事,城管會提前過來,一開始就不讓擺攤。趙哥說,應該是有領導過來視察,該配合的還是得配合。

偶爾也會遇到脾氣比較橫的城管,最嚴重的一次差點打起來,多虧了測字先生老王,一眼瞄準該城管的要害,說他近期會高升,不易動怒。事情就這樣平息下來,你說神奇不神奇?

遇到城管,我們抱成一團,沒有城管的時候,這條街也不太平。一天,毛巾哥小五跑來和我說,有人搶了他的生意,明天就不來了。他見我不解,用手指了指不遠處的攤位。我一看,天哪,他怎麼也賣起了毛巾,而且和小五賣的一模一樣。

也許這就是江湖。

第二天,真的沒見小五來。不知道他去了哪裏擺地攤,也不知道在那裏是否還有人搶他的生意。而在這裏搶他生意的,很難想到。他就是趙哥。

未完待續...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