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单列市,因为城市等级高于一般地级城市,同时还享受着国家特殊的经济政策以及资源倾斜,因此它的经济发展速度远快于一般城市,并逐渐与省会城市形成“双子星”结构。正因为计划单列市行政等级高,经济实力又强,所以它们在省内的存在感都比较强,甚至有一些城市可以和省会城市分庭抗礼,彼此之间博弈非常激烈!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我国五大计划单列市在各自省内的影响力到底如何?哪个城市在省内存在感最高呢?

深圳和广州

深圳是我国五大计划单列市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它的行政隶属属于广东省,但是它在省内的存在感并没有它的经济实力强。深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屈居于省会城市广州之下的,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明显,很长一段时间内深圳仅有一条干线铁路——京九铁路,后面又修建了深厦铁路(沿海铁路的组成部分);虽然交通条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很多地方并没有直达深圳的火车,依旧需要到省会城市广州去转车才行。

而深圳这种尴尬的情况,直到近两年深圳经济总量超过广州,人们把四大一线城市改成为“北上深广”后才开始转变。目前深圳和广州基本形成一个经济中心和一个行政中心的双中心格局,而深圳在省内的存在感及影响力得到了明显提升,这从深南高铁和深湛高铁的规划建设就可以看出,深圳交通不再受广州的压制了。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虽然深圳经济实力大幅度增强,但是在科教实力和医疗资源等社会公共资源方面,广州依旧是大幅度领先,这也是只能作为经济中心存在的原因所在。

厦门和福州

厦门在我国五大计划单列市中,是经济总量最低的一个城市,19年GDP才堪堪接近6000亿,低于省内的地级市泉州和省会城市福州。但是厦门在福建省的存在感却并不低,其中原因是因为它的行政等级高,目前福建省仅有厦门一个副省级城市,就连省会城市福州也要比厦门低半级,拥有这让厦门拥有了足以自傲的资本。所以,厦门虽然经济总量不高,但是凭借副省级城市的身份,足以和福州分庭抗礼;而这时福建第一大经济强市泉州,往往都只能靠边站了。

宁波和杭州

宁波作为我国五大计划单列市,可以说是其中省内存在感最低的城市。宁波虽然是副省级城市,但是省会杭州同样也是副省级城市;宁波虽然GDP已经超过了青岛和无锡等传统经济强市,但是省会城市杭州却要比它多出3000多亿。因此不管是城市等级还是经济实力,宁波和杭州比都找不到半点便宜,因此这些年一直都屈居杭州之下,区域影响力也是非常有效,西边是省会杭州的小弟——绍兴,南边台州对它爱理不理,所以只能从舟山那里找点存在感,可以说是五大计划单列市中省内存在感和影响力最低的城市。

青岛和济南

青岛,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北方仅次于北京和天津的第三大城市。正是因为这一系列光环的笼罩,让青岛在北方以及全国的知名度都是非常高的。而青岛在省内,可以说是我国五大计划单列市中存在感最强的城市,论城市行政等级,青岛和济南都是副省级城市,论经济青岛一直都要比济南强。因此多年来,青岛一直都是压省会城市济南一头;这让省城济南多少有一些尴尬,但是也没办法,只能自怨技不如人!

青岛在山东省的强势,从两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来,第一就是国家级新区,全国目前有19个国家级,其中大部分都位于省会城市,但是山东的国家级新区却放在计划单列市青岛,省会城市济南只能靠边站;第二就是创建国家中心城市,一般一个省最多只能一个国家中心城市,因此一般都是由省会城市来申请的,但在山东省却是济南和青岛同时申请创建国家中心城市,两个城市直接扳起手腕。因此,说青岛是省内存在感最强的计划单列市,绝对是正确的。但是近几年随着国家支持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做大做强,以及济南合并莱芜等事情,似乎证明着山东的城市格局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大连和沈阳

大连是我国最靠北的一个计划单列市,和青岛非常相似,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同时重要的工业城市。而在辽宁省内,大连和省会城市沈阳都属于副省级城市,都是重要的工业城市,两者可谓是实力相当。而在经济实力方面,大连无疑要比沈阳强一些,但是大连偏居辽东半岛一隅,无意和沈阳争什么省内中心城市以及其他头衔,因此两市可以说是相安无事,各自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