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們生活中的“習以爲常”,便是民俗文化的縮影。

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爲一體的民俗大節。

對南陽人來說,端午節更像是一個盛大的儀式。

今年,南陽在宛城區黃臺崗鎮畫家村舉辦了民俗文化節,讓我們一賞民俗風物,感受別樣的端午氛圍~

看一場盛會

制糉葉、包糉子、做香囊、系彩繩、剪紙、糖畫、茶藝、布藝......

端午當天的畫家村好不熱鬧!

畫家村廣場上童聲朗誦勸學《遊子吟》、古箏演奏、廣場舞、民間鑼鼓、曲劇小品、民間嗩吶演奏,一片歡聲笑語。

村中小路兩側,糉子、香包和五色線製作展示;剪紙藝術、糖畫、麪人、糖人制作;古箏、古琴、茶藝、布藝;舞獅、旱船表演;漢服表演;艾草、漢拓、烙畫、蛋雕表演;書畫、水晶字雕刻、月季花餅、特色農產品、古法釀酒展示;工作室院內書畫家現場潑墨,引得遊人不斷駐足拍照留念。

迎一次“豐收”

近年來,南陽人都知道黃臺崗有個“畫家村”。

利用古村落吸引衆多書畫家入駐,昔日的“空心村”變爲了“畫家村”。

黃臺崗鎮以“文化+特色產業”形式將傳統節慶文化和民俗文化活動結合起來,打響“畫家村”民俗文化節品牌,已經連續五年在小年二十三成功舉辦民俗文化節。

書畫家們每週還義務給村裏的孩子講授書法和美術課,助力脫貧攻堅,指導村民擺賣手工饃、乾菜、葫蘆、虎頭靴等傳統工藝品,村莊周邊將種植油菜、紅高粱、葡萄、葫蘆等作物,真正實現了文化發展與羣衆經濟收益雙豐收。

道一聲“安康”

端午自古有驅邪避疫的習俗,這一天插艾草、佩香囊寓意消瘟毒、除穢氣,祈求健康平安。

今年,人們互致問候的一聲安康,因爲疫情意義格外不同。

舊的習俗有了新的含義。

讓我們再道一聲安康,送上“健康是福”的美好祝願。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圖文:全媒體記者/孫義峯 鄭磊

🎥 攝影: 全媒體記者/ 丁倓 周賽 張峯

🎨編輯/ 韓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