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山西首富李兆會旗下海鑫鋼鐵原值22億的資產降價到6000萬,仍然無人問津。海鑫鋼鐵在這位二代接班後的遭遇,令人唏噓。

1981年出生的李兆會,2008年以125億元身家成爲山西首富,2012年以120億元的財富位列少壯派富豪榜第3名。

阿里拍賣頁面顯示,本次拍賣標的物爲海鑫集團五公司截止2014年11月12日(破產受理日)的843筆應收款項及1項股利。五家公司應收款項及股利賬面金額高達22.35億元,市場評估價1.4億元。早在今年5月,這筆應收賬款即按評估價1.4億元拍賣了一次,沒有人報名;之後降價到1.12億,還是沒人報名;再大幅折價至6600萬元,還是無人問津。現在起拍價下調到6000萬元,依舊無人出價。

海鑫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呢?由於受鋼鐵行業不景氣,加上海鑫內部管理混亂,李兆會沒有把寶貴的資金拿來升級設備,增強企業競爭力,而去金融市場做了很多投資,海鑫集團從2013年年底開始資金喫緊。當時海鑫集團現有負債及對外擔保數字約爲104.59億元,而整個海鑫集團的賬面資產僅100.68億元,實際上資不抵債。2014年,海鑫集團進入破產程序,全面停產,是當時國內最大的民營企業破產案。

如何看待海鑫鋼鐵如今的窘境,這裏從以下幾方面探討:

首先,海鑫鋼鐵的主要資產早就由另一民營鋼鐵企業建龍鋼鐵接手。當時已經資不抵債的海鑫鋼鐵從建龍鋼鐵處獲得37.28億的償債資金,出讓了公司主要資產。這次拍賣的資產是海鑫鋼鐵旗下五家公司剩餘的應收賬款。

其次,之所以原值22億的應收賬款,拍到6000萬都無人問津,是因爲這些賬款時間過去太久,最遠的到1998年,近的到2006年。過去這麼久的應收賬款早就無法收回了。這也反映了海鑫鋼鐵經營的混亂,能讓22億的應收賬款拖延這麼多年都沒有收回。

第三,海鑫本來是國內最大的民營鋼鐵公司,在山西也是最大的企業之一。當年李兆會接班後還風光地迎娶了央視主持人車曉。但李兆會卻對經營鋼鐵公司不感興趣,轉而把主要精力拿去做投資。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如果他堅持鋼鐵主業,他現在至少是個千億富豪。

第四,富二代接班是需要長期培養的,至少本人要有興趣接班。當年李兆會匆忙從澳大利亞退學回來接班,完全沒有做好準備。後來也證明他沒有這種能力。眼睜睜把一家國內靠前的大型民企做到破產,對主業沒有興趣,而把企業寶貴的資金大量投入到金融市場。

這也給其他民營企業家一個警示,如果子女能力不行,還是要儘早考慮職業經理人團隊,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經營企業不是玩笑,必須有才者居之,創始人家族保留股份就可以了。

--------------------

上林院:楊飛,經濟學博士,高校教師,深度觀察產業經濟與財經事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