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6月23日上午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升空。随着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55颗卫星全部发射入网。至此,北斗系统全球组网正式成功,标志着北斗跻身世界顶尖导航定位系统。然而,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北斗导航系统需要55颗卫星,而GPS导航却只要24颗卫星,这究竟怎么回事呢?

如今我们的生活如此便利,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精确的定位系统。不仅仅是生活,在商业和军事上,一个精确的定位系统总能让事情事半功倍,所以世界上的大国们才会不遗余力的研发自己的导航系统。

目前全球现有四大导航系统,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要建属于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为了突破美国GPS的限制。当初欧盟为了打破美国GPS的垄断,也决定自己研发全球导航系统,而我国也正有此意,双方一拍即合。

当时,我国在技术方面与欧盟相比处于劣势,他们就仗着自己有优势,压榨我国,根据签署的协议,我国将投入2.3亿欧元,第一笔7000万欧元协议签署完就打过去了。对2003年的我国来说,7000万欧元可不是小数目。

谁料欧盟自己闹内讧导致整个研发进度被严重拖慢还不算,还翻脸不认人,不让我国派出去的专家参与核心工作,后来更是直接把我们给踢出了项目。

一气之下,我国就决定走自己的路,大力发展属于我们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北斗全球定位系统。

这么多年的时间里,我国一共为北斗系统发射了54颗卫星。直到2020年6月23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升空。随着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55颗卫星全部发射入网。至此,北斗系统全球组网正式成功,标志着北斗跻身世界顶尖导航定位系统。

那么,同样作为精确定位的全球导航系统,为什么美国的GPS系统只用24颗卫星,而我国的北斗系统却要55颗卫星呢?

其实,用于导航系统的通讯卫星工作是要有轨道的,可是在宽阔的宇宙空间中,并没有相关法律条文明文规定过哪一片范围专属于谁,因此,相关轨道的所有权自然而然就遵循“先占原则”。

目前全球现有四大导航系统,基本都运行在地球中轨道(MEO),轨道高度从高到低为:欧洲>中国>美国>俄罗斯。美俄由于卫星发展的比较早,美国也是全世界送入太空卫星最多的国家,所以把“地理位置”优越的频段都给抢占完了,自然而然就有了许多近地卫星轨道。

北斗卫星和GPS相比轨道位置更高,轨道位置更高,所以周长更长,自然需要更多的卫星数量。有业内人士表示,要是仅有30颗卫星,全球化的北斗定位系统将只有作为国防效果,不能考虑商用效果。由于在大部分用户定居在大城市,因而要有50到55颗卫星,这也是在其中一个根本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