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林峯指導,韓棟,徐梵溪主演,劉佩琦,李光復,薩日娜,李立羣,臧金生主演的《塞上風雲記》正在熱播。該劇主要講述的是呂俊傑在家國爲難,山河鉅變中堅持商道,挪轉騰移間樹立中國商人的本色。

其實關於商道的片子,尤其是清末民初的商戰片,畢竟現在很多人喜歡看的偶像劇,甜寵劇,而該片反其道而行,給了大衆耳目一新的感覺。

《塞上風雲記》在開篇憑藉呂老爺意外去世,呂家四子爭奪家產,其中長子呂俊山在瞿大年的謀劃下,成功奪得家產,並且將二弟三弟除掉,唯獨留下了一事無成的呂俊傑。

這樣的開篇是不是有些眼熟,沒錯陳建斌與蔣勤勤主演的《喬家大院》走的就是這樣的套路,雖然開篇有些老套,但是呂老爺的遺書,呂俊傑何去何從,呂俊山與瞿大年父子的關係,深深吸引了大衆的眼球。

簡單來說,該劇開篇爭家產,翁婿合作,呂俊傑軟弱無能等等,都讓觀衆非常好劇接下來該劇的發展走向,可以說該劇用好的開頭牢牢抓住了觀衆的味蕾,用高開來形容該劇一點都不過分。

然而隨着劇情的推進,該劇的走向開始崩了,很多觀衆都認爲看不下去,高開低走無疑是該劇的真實寫照,但是爲何《塞上風雲記》就不能再次塑造《喬家大院》的經典呢?

首先是導演方面,該劇由林峯執導,其實說到林峯可能很多人並不瞭解,但是當提到《臥虎藏龍》的時候,很多人認爲該片導演是李安執導,但是其實該片還有一個導演就是林峯。

除此之外,林峯執導了《狄仁傑之神都龍王》《新神鵰俠侶》趙文卓的《黃飛鴻》系列,《傾世皇妃》等等,由此可見,林峯的執導能力還是有的,所以該劇的問題並不是出現在導演身上。

其次是演員,一部劇的口碑的好壞,演員的演技決定了該劇的口碑,該劇主演韓棟,或許有些人不瞭解,其實韓棟已經出到15年,在《秋蟬》中他是李子健,在《決勝法庭》中他是鐵力,韓棟雖然不是很火,但他一直磨礪自己的演技,很多劇中韓棟雖然是配角但是都能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該劇最大的亮點或許就是配角方面,李立羣,李光復,劉佩琦那個一個單獨拿出來都能獨當一面,在劇中李立羣將呂老爺對兒子的不爭氣的憤懣表現到了極致。

劉佩琦飾演的瞿大年,與在《大宅門》中的白二爺相比,依舊不逞多讓,將心機深沉的狠勁表現的恰到好處。

李光復與薩日娜雖然鏡頭很少,但是在劇中的每個動作都能讓觀衆感到非常的自然,或許這就是老戲骨的表演能力吧。

那麼在導演有能力,演員給力的情況下,爲何還會出現高開低走,而非像《喬家大院》一樣的一炮而紅呢?

其實說到底是劇本的問題,在好的演員跟導演也救不了三流劇本。

記得去年陳寶國主演的《老酒館》開篇也給人一種《闖關東》的既視感,但是後期卻崩了,原因很簡單,老年戀,異國戀可以只要你能想到的,基本都給你了,但是卻讓觀衆接受不了。

該劇也是如此,該劇最高光的時刻,應該在呂俊傑的蛻變過程,這一點與《大宅門》中喬致庸非常相似,都是因爲外力的鉅變,導致自己不得不強大自己。

尤其是劇中呂俊傑走草原崛起第一桶金的時候,這纔是商道片應該有鏡頭。

但是在此之後,該劇就變成一部“爽文”了,呂俊傑可以用人在家中坐,財富天上來形容。

先是莫名其妙被孫琦雲愛上,隨後鵲喜居然做起女強人,成爲呂俊傑背後的財力支持。

在面對瞿大年父子三分五次刁難的時候,呂俊傑每次都可以化險爲夷,即便是都統的師爺也成了他的兄弟,這運氣恐怕只有在小說中才有。

再就是整部片有點假大空不切實際,首先是挖煤,幾百公里的大草原,沒有任何定位的方式,就這樣被大批的煤層被呂俊傑找到了。

其次修鐵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條鐵路出現在上海,由英國人修建,而劇中呂俊傑決定修鐵路,姑且不說能否修成,但是讓人看得老跳戲。

其實《大宅門》之所以能成爲經典,就勝在他的真實,不論是做高粱霸盤,還是疏通茶路,開設票號,每一件事都是喬致庸與孫茂才九死一生換來的,即便後期孫茂才黑化,也將人性的弱點表現的淋淋盡致。

而反觀《塞上風雲記》在創業方面講述的過於簡單,一次走草原後就沒有了後續,而在馮毛毛黑化的處理上也遠沒有孫茂才出彩。

總而言之,該劇最大的敗筆就是劇情方面,後期過於拖沓,也不知想要表達什麼內容,或許如果能改改劇本,說不定會成爲第二個《喬家大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