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故事,帶你瞭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贊

“我爲什麼要讀書?”每個孩子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即使沒有問心理也會疑惑,因爲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並不知道讀書意味着什麼,只會覺得讀書這件事情真的是太苦太累了。孩子會覺得做什麼都可以,除了讀書,而在大人看來則完全相反,你做什麼都可以,前提是把書讀好。

還記得前段時間,菜市場裏在案板下認真讀書的那個小女孩嗎?在如此雜亂的環境當中,還能如此用心學習,這樣的孩子是每個父母都想要的,但這樣的孩子也是非常少的。就像每個班級裏面都有比較拔尖的幾個學生,但也就那麼兩個人。

大部分時候,孩子對學習的渴望程度和自律性,父母還是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畢竟對於孩子來說,讀書都是逼不得已的事情,一味放任下去,孩子這輩子就完了。

家住泉州的蘇先生,家裏育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小女兒剛剛讀中班,還沒到讀小學的年紀,蘇先生還不用怎麼操心。但對於大兒子來說則完全不一樣,大兒子已經11歲,讀三年級了,和普通的孩子沒什麼不一樣,貪玩多動。

在讀書方面,成績雖然不是墊底,也好不到哪裏去,一直在中下游徘徊。蘇先生也給他報了各種補習班、興趣班,也都沒有太大的效果。

有一天,蘇先生的兒子跑到房間問:“爸爸,讀書這麼苦,我爲什麼要讀書?”蘇先生覺得也該爲孩子解答一下這個問題了,於是就帶着兒子去碼頭轉了一圈。此時正是中午,太陽火辣火辣的,扛着集裝箱的工人們個個都是滿頭大汗,在太陽底下喘着大氣,蘇先生指着他們對着兒子說:“他們就是小時候,不肯讀書的人”。

隨後,蘇先生又帶兒子到寫字樓去轉了一圈,對着兒子說:“天天對着電腦,吹着空調,還有大堆的零食可以喫,他們是小時候讀書很願意喫苦的人。”

回到家後,蘇先生對兒子說:“你想成爲碼頭烈日下抗貨的人,那你就出去玩吧,如果想成爲寫字樓裏面吹着空調還有零食喫的人,那你就回去好好讀書。”於是,兒子乖乖的走進了書房。

對於孩子來說,沒有幾個是自願讀書的,這樣的情況下,家長如何有效地逼迫孩子讀書呢?

如何有效地“逼迫”孩子讀書?

1.培養孩子對書的興趣

也許有的父母會說,孩子怎麼可能會對讀書有興趣呢?孩子不都是喜歡玩,喜歡看動畫片,喜歡各種玩具嗎?即使有,那也不是自己家的孩子,其實這是對孩子最大的誤解。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讀書的方式是,給孩子買了一大堆的書籍放在書櫃裏面?對於這種放養式的培養,想讓孩子一開始就對讀書感興趣,明顯是不可能的。

但可以從孩子喜歡的漫畫人物或者感興趣的東西入手,比如孩子喜歡奧特曼,可以先找個奧特曼相關的書籍和孩子一起讀。這樣就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方向找到對文字的突破口。

2.培養孩子喜歡閱讀的習慣

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父母陪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特別是剛開始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時候,父母需要陪着孩子一起讀書,和孩子一起克服學習的內容,讀完書之後,父母也可以設置一些問答遊戲與孩子進行互動。

3.情緒不穩定時要及時調整

小孩子的情緒都是極其不穩定的,因此,剛開始讀書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情緒反覆,不願意讀書的情況,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這時候可以適當暫停,換個其他事情調整情緒再回來。

同時,在孩子取得一點進步時,家長要及時給加油鼓勵,也可以適當性的給一點獎勵,當然,這個度一定要把握好,別讓孩子爲了獎勵而去讀書,否則就很難調動孩子的主觀能動性。

4.一口吃不成胖子,制定長期目標

當孩子開始慢慢對讀書有一定的興趣之後,家長就要開始制定一個比較長期的目標,再把這個長期的目標分解成小目標,一個星期需要完成什麼內容?

一個月需要讀多少的書?一個學期需要學習多少的量?這些都要給孩子制定一個可執行、可量化的目標,當孩子熬過一個星期,熬過一個月,甚至熬過一個學期的時候,孩子就基本養成了自己閱讀的習慣,此時父母就可以坐在一旁偷笑了。

有句話說得好,如果孩子不喫學習的苦,將來就要喫工作的苦。孩子不願意學你就不讓他學,他將來一無所成埋怨你的時候,你無話可回。

如果在你的逼迫下將來功成名就的時候,埋怨你說當時怎麼那麼狠。你也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沒有當初老孃的逼迫,能有今天的你嗎?”

想了解更多育兒常識,歡迎關注我們,您的關注點贊轉發,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萬分感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