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上有一段非常有趣的記載:陳朝至德元年(583年)十一月,陳叔寶遣通直散騎

常侍袁彥出使隋朝,因聽聞隋文帝楊堅相貌奇特,便命袁彥爲其畫像而歸。陳叔寶看到畫像後大駭道:“我不要見到這個人!立刻命人將畫像扔了。

楊堅的相貌到底有多奇特以致他的死對頭陳叔寶看到畫像後如此驚懼呢?

據《隋書》記載,楊堅的相貌有五“奇”:一是額頭突出有五個隆起的部分從額頭直插頭頂;二是下很長,而且很突出:三是目光犀利,咄咄逼人;四是“王”字:五、上身長,下身短

因爲如此相貌,楊堅出生不久就讓母親呂氏“大駭”了呂氏在般若寺生下楊堅時紫氣充庭,有個尼姑對昌氏說“這個孩子不是凡人,不能在凡間養。”於是,尼姑把他抱到寺裏的一個別院撫養。昌氏思念孩子,便前去探望,抱起孩子後發現他頭上長角身上長鱗又驚又怕,把孩子丟在地上。尼姑進來看到,說:“你驚到了我的孩子,他要多花些年頭才能得到天下。”楊堅在寺裏一直長到12歲纔回家。

在尊崇相術的古代,這種奇特相貌卻是其貴無比。那突出的額頭和五根“入頂”的肉柱,就是“龍顏”的象徵。

所以,當時有很多人認爲楊堅有帝王之相。在陳叔寶之前,就有人爲楊堅的相貌而擔憂、畏懼和嫉妒,這個人就是北周太祖,他曾嘆曰:“此兒風骨,不似代間(偏僻荒涼之地)人。”

齊王也曾對北周明帝宇文毓說:“楊堅相貌非常,臣每次見他都覺心慌。他恐怕不會久居人下,請陛下儘早除掉他。”宇文毓說:“他不過能做個將軍而已。”內史王軌也說:“皇太子不是天下之主,楊堅貌有反相。”宇文毓怒道:“天命在此,又能如何!”楊堅聽後非常害怕,行事愈發低調。

宇文毓雖表面鎮定,其實心裏也有點害怕,就派善於看相的趙昭去爲楊堅相面。趙昭看後,堅信楊堅“當爲天下君”便採取了兩面派的手段:他騙宇文毓說楊堅只能做個小官,然後又去巴結楊堅,把真相都告訴了他,並說:“你一定會坐上帝位但要經過殺戮才能坐得穩。”

從出生起,楊堅便因相貌屢次受挫,聽聞此話才定下心來,愈發自信和謹慎。楊堅任隨州刺史時,衛王令驃騎大將軍龐晃前來拜見,龐晃因楊堅“相貌非常”而巴結他,向他表忠心,希望他當了皇帝后不要忘記自己。楊堅聽後,只是笑道:“不要瞎說啊!”龐晃等人日後成爲楊堅的親信,輔佐他擊潰北周、創立隋朝。

楊堅的異相助他君臨天下卻救不了短命的隋朝。楊堅辛苦一世,不過爲唐朝搭橋鋪路,而他最後也被他的接班人活活捅死,想來悲哀得很。

這便是小編結合《資治通鑑》和資料的一些解讀

讀史不僅要知人論事,更要經世致用。讀史獲借鑑,必讀《資治通鑑》。

因爲它不僅是中國第一部編年史,是理清歷史脈絡最權威、最方便的書。更是一部專門寫給後人獲借鑑的史書。

它是史學家司馬光,花數十年心血著出,講述了戰國初期至五代,共1362年曆史。

專取關鍵人物、歷史大事件,其目的就是讓後人從人物、事件中獲得借鑑。

但對於普通讀者來說,閱讀文言文還是有點喫力的,因此小編向大家推薦一套好書《白話資治通鑑》。它是臺灣學者黃錦鋐教授,集臺灣27位著名史學教授之力,花時3年,忠於原文,逐字逐句翻譯,將鉅著譯成白話,版本權威、珍貴,深受大衆喜愛。雖爲編年史,但筆法比我們想象的有趣生動得多。白話譯本語言優雅凝練,小說的筆法,精細趣讀歷史,又能明白管理、用人之術、爲人處世。

清代史家錢大昕說:“讀十七史,不可不兼讀《通鑑》。”讀資治通鑑,就像看高人下棋。歷史人物的每一步,都是一個棋譜。我們看多了,自會下棋了。

《白話資治通鑑》正是一盤智慧的棋局,打開你的歷史視野,開悟你的思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