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攒机的朋友说得最多的就是,你给推荐一款靠谱的固态吧。的确,相比起CPU、显卡、主板这些,固态硬盘确实难选。一是因为选择面很广,二是因为绕脑袋的名词有点多,整体的水也不浅,稍不留神就踩坑了。最近给朋友安利最多的就是大华C900系列,性价比那确实是高。

可以说闪存行业的上游原厂品牌盈利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凭借高品牌溢价,原厂品牌普遍价格偏贵,另一方面,国内存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产品品质标准各异很大。这就导致固态硬盘是真的难选,又怕高价花了冤枉钱,又怕低价暴雷。

如果你选择今天的主角——大华C900 512GB NVMe固态硬盘,那恭喜你,你能以很舒适的价格爽到一款性能强悍、读写双双起飞的好固态。在入手之前,对品牌还是了解了一番,毕竟这东西,品牌力还是很重要的,不然被坑了都没地骂街去。

1:品牌力

大华存储,背靠大华股份,全球视频监控市场占有率第二,公司规模和产品布局都非常不错。有上市公司加持,品牌力还是有保障的。而且大华很受美帝重视,经川普认证,也算是行业的佼佼者了。

2:外观

包装还是很常见的白底、关键信息、商品“写真”,铁三角组合。重要的信息都以红色呈现,看着还是很中国的。右上角是容量标识,大华C900系列共有三个容量可供选择,256GB、512GB、1TB。个人感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512GB算是一个很平衡、很恰当的选择。

固态硬盘主体是我更喜欢的黑金范,黑色的PCB板配上黑色的贴纸,视觉观感很统一,再搭配上金手指,看着酷酷的。贴纸上最显眼的应该就是那个用来查装运编号的二维码,用手机扫了扫,和S/N是对应的。P/N是闪存的识别码,可通过FlashMaster查询。

这类的固态硬盘,目前好像都是单面闪存颗粒设计,这样的话,更节约空间,笔记本用着也不吃力。从背面也能看出,这块大华固态硬盘也有大厂做工的感觉了。

3:用料

这块固态硬盘采用的是m.2外形,尺寸是标准的22x80mm,采用PCIe Gen 3.0 x 4接口。支持NVMe 1.3协议,该协议除了继承了老版本NVMe over PCIe,同时新增了NVMe over Fabrics定义,简单来说就是优化了I/O路径和框架,为更快的读写速度和更低的延迟打下了协议基础。当然了,基础之上的闪存、主控也很重要。

它采用了Silicon Motion SM2263XT主控,官网说是采用了原厂3D NAND闪存颗粒,具体的供应商并未透露。但根据颗粒编号查询,大概率是镁光原厂的。镁光作为闪存行业的六寡头之一,旗下颗粒还是很值得信赖的。闪存颗粒均采用BGA封装,在工艺方面,这块大华C900还是很良心的,细节都到位了,可以说,没有一点偷工减料。

4:实际测试

现在先把那些硬件信息抛掉,来实际跑跑分,毕竟实践见真章。测试环境是台式机,CPU:I9 9900KF @3.6G;主板:Z390-P;内存:16GB;显卡:RTX2080Ti。这样的配置,明眼人都知道,妥妥的高阶玩家范,看看大华C900有没有资格和这些顶级硬件做“朋友”?

实测的成绩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在CrystalDiskMark 6.0中,顺序读取的能力可以飙到1971MB/s,和包装上的数值接近,说明大华还是很良心的,至少没虚标。顺序写入的能力可以达到1565MB/s,也是很优秀的了。

在CrystalDiskMark 7.0中,该固态的成绩依旧不错,顺序读取依旧接近2000MB/s。在更贴近日常使用环境的4K下,固态表现依旧亮眼,读取可达到589MB/s,写入可达到911MB/s。这个表现就这个价位而言,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不信?下面举个例子。

某星品牌860 500GB(SATA总线)算是较为热门的一款固态了,毕竟是国际大厂,有点溢价很正常。它价格贵得多,但实际表现远不如NVMe SSD。相比较SATA盘 5XXMB/S的读写速度,大华C900每秒接近2GB的速度,高下立判,买谁更赚,想必不用多说。

5:总结

大华C900 512GB带来的惊喜,不仅是那超高的跑分数值,更是实际使用中实打实的快速。超快的传输速度能让大型软件、游戏的启动变得轻松,以前需要慢慢读条加载的东西,现在进度条可直接快速冲向100%,对体验的提升还是很大的。

大多数小伙伴买数码硬件,不就追求个性价比吗?大华C900 512GB的性价比算是很高的了, 400左右的售价,买起来真的不会钱包疼。而且还有远超行业的十年超长质保,十年只换不修,都这样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这个能为用户提供一个坚固、可靠的售后保障。

所以说,大华C900 512GB非常值得给朋友安利,品质用料靠谱,传输速度给力,十年质保,只换不修,让你没有后顾之忧。无论是闪存颗粒用料还是底层协议,大华C900 512GB在该价位都无可挑剔。如果你也想买个固态爽爽,那么大华C900系列一定能满足你对速度的需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