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盟

公元626年,大唐武德九年。這一年,對於我們的唐太宗李世民來說,是極爲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的六月,李世民和他的兄弟太子李建成的關係已經變得不可調和。李世民搶先一步發動宮廷政變,誅殺他的兩個兄弟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當年8月,李淵宣佈退位,傳位給李世民。李世民登基爲帝,是爲唐太宗。

糟糕的是,李世民剛當上皇帝沒幾天。頡利可汗帶着突厥大軍南下進攻涇州,而後一路挺進到武功,一直到距離長安只有四十里的渭水北岸。

此時的長安城中根本沒什麼兵力,只有一萬多兵。更難的是,李世民剛當上皇帝,此前還發動了宮廷陰謀,他的皇帝之位根本沒坐穩,所以說,形勢十分危急。

不過李世民並沒有絲毫畏懼,而是先讓他的首席戰將尉遲恭到前方戰場去給突厥一點教訓。尉遲恭果然是猛將,一出手就打了個小勝仗。可惜他一個人並不能阻擋突厥二十萬大軍,頡利可汗的二十萬突厥大軍還是兵臨長安城下。

接着,唐太宗李世民決定親自去會一會頡利可汗,於是他帶着高士廉、房玄齡等六個人前往渭水。隨後唐太宗和頡利可汗進行了私人會談。私人會談的結果是頡利可汗撤兵了,雙方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據說唐太宗還要屈辱稱臣和每年向突厥送禮物。

這對於一生雄才偉略的李世民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自然是他不能容忍的。試問,李世民一生向誰低過頭?所以,這個仇遲早會報。

這個時間並不長,三年之後李世民決定對頡利可汗下手了。兩個原因:

一是頡利可汗和李世民渭水之盟,退兵回到大漠後,突厥並不太平。各個部落爲了權力,互相鬥爭的厲害,再加上這幾年草原的氣候不好,牲口凍死了不少,突厥的國力大不如以前。

二是大唐經過了三年的休養生息,國力大增,而李世民已經坐穩了皇帝位子。

除此之外,一直臣服於突厥的薛延陀部落也反了突厥。薛延陀的反叛標誌着突厥已經無力控制這些勢力,側面反映出突厥的衰落。

所以,李世民大膽的拒絕了突厥和親,而李世民的這個舉動給代州都督張公謹很大的啓發,他敏銳的猜到了李世民的心思,趕緊上書列出了出兵突厥的六大理由。

這正是李世民想要的,果不其然,李世民馬上撕毀了和突厥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找了個理由發兵突厥。

大唐遠征軍出場

公元629年11月的某一天,大唐太子李世民調集了10萬大軍,兵分6路對東突厥發起了滅國之戰。

大戰總指揮由60歲的不敗戰神李靖擔任,一共六路大軍出兵突厥:

第一路大軍,李靖親自擔任總管,張公瑾爲副總管。率領中軍從馬邑(今朔州)出發直擊東突厥首都定襄城(今內蒙和林格爾);

第二路大軍,幷州都督李績(即徐世績)爲通漢道行軍總管,由雲中(大同)出發率主力進攻東突厥腹地。

第三路大軍,由華州刺史、霍國公柴紹爲金河道行軍總管,從陝西渭南出發順黃河北上,與李靖、李績遙相呼應;

第四路大軍,由李道宗爲大同道行軍總管,張寶相爲副總管,從靈州(寧夏靈武)出發防止頡利可汗西逃;

第五路大軍,由檢校幽州都督衛孝傑爲恆安道行軍總管,出兵燕雲地區防止頡利可汗東逃;

第六路大軍,由大將薛萬淑爲暢武道行軍總管,從東北方出擊突厥後方,監視突利可汗。

以上六路大軍,全部受李靖節制。具體出兵和部署如下圖:

李靖、徐世績、張公瑾、李道宗、柴紹、衛孝傑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由此可見,李世民志在必得。

突襲定襄

公元630年,春節剛過,不敗戰神李靖就帶着部隊冒着冰雪嚴寒,從馬邑(今山西朔州)悄悄的溜達到了距離定襄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200多里處的惡陽嶺(今山西平魯西北)。

此時的和林格爾天寒地凍,寒風猛烈的刮。很多人肯定都坐過冬天的摩托車,風吹在臉上如同刀割一樣。我想當年李靖出兵也是如此,再加上寒鐵盔甲。

這種情況下行軍打仗本來就難,更何況李靖他們快速行軍,他們要突襲定襄,這是一場極其冒險的軍事行動。

幸運的是,頡利可汗根本沒想到唐軍會突然殺到。更沒有想到的是,頡利可汗並沒有迎戰,直接溜了。他似乎並沒有跟李靖大戰一場的意圖,他認爲李靖後面肯定有主力部隊,否則他一定不敢孤軍深入。於是他慌忙將牙帳撤至磧口(今內蒙古善丁呼拉爾)。

當然,頡利可汗一走。李靖輕而易舉的拿下了定襄。拿下定襄後,李靖沒有馬上去追,而是玩起了間諜戰。他派間諜去離間頡利可汗的部衆。

沒幾天,頡利可汗的心腹大將康蘇就被李靖策反成功。康蘇帶着當年逃到突厥的隋煬帝的皇后蕭皇后和孫子楊政道一起投降了唐朝。

康蘇的投降讓頡利可汗始料未及,一時間有些手足無措,如同驚弓之鳥的頡利可汗繼續逃亡,率部向陰山撤退。

當然,李靖早已佈下天羅地網,正等着頡利可汗。

頡利可汗跑到渾河邊時,遇到了柴紹大軍,於是雙方大戰於金河。不敵的頡利可汗只好調頭向北撤退,結果在白道(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北)又遇到了徐世績的大軍。

徐世績在李靖的安排下,早就部署在了此地。雙方繼續大戰,頡利可汗自然不敵,只好繼續狼狽逃亡。

跑到屯鐵山(今內蒙古白雲鄂博)一帶的時候,他實在跑不動了。於是主動向唐太宗示弱,說我投降,不打了,我願意臣服於大唐,我頡利願意當你李世民的小弟。隨後派執失思力爲特使,到長安向唐太宗謝罪請降。

李世民很高興,派鴻臚卿唐儉從長安出發,去主持受降活動。就在頡利可汗和李世民都以爲戰爭要結束的時候。

有一個人並沒有爲此而鬆懈,他正在醞釀着一場更出其不意的出兵,這個人就是李靖。

夜襲陰山

北方草原的二月寒冷的讓人不想說話。

當李靖和徐世績在白道會合之後。徐世績首先開口說:“頡利雖然投降了,但嫡系部隊依然還在,並沒有元氣大傷。如果現在放棄這個機會,他走過沙漠,得到九姓鐵勒的庇護,道路遙遠險阻,我們就很難追上他們了。如今唐儉正在前往去議和,此時頡利可汗怎麼也不會想到我們去搞突襲。突襲一定能成功。”

徐世績想的正是李靖想的,二人不謀而合,大笑起來,笑聲背後隱藏着大唐的兵峯,劍指頡利可汗。

頡利可汗,你,哪裏逃?

此時的李靖和徐世績已經顧不上大唐使者唐儉了。這次,他們依然兵分兩路:

一路大軍由李靖自己率領,帶着5000名騎兵去偷襲鐵山;一路由徐世績率領5000名騎兵,包抄迂迴到磧口防止頡利逃跑。

頡利可汗和大唐使者唐儉此時沉浸在和諧的氛圍之中,根本沒覺得什麼異常。李靖已經開始行動了,他先安排蘇定方率200騎兵爲先遣部隊,去殺頡利一個措手不及。

沒什麼防備的頡利可汗面對唐軍突然殺到,只能撒腿就跑。當然,大唐使者唐儉一看情況不妙,也馬上往唐軍陣營跑。

此戰,李靖攻下了突厥頡利可汗的牙帳,斬殺突厥軍一萬多人,俘虜男女十餘萬人,牲畜數十萬頭,並順手殺掉了隋義成公主,俘虜了她的兒子疊羅施。

可惜,頡利可汗逃跑了。

頡利可汗被擒

頡利可汗先是跑到了磧口,正想喘息一下的時候,徐世績殺到了。繼續跑吧,向西夏寧武方向逃跑,結果又遇到了早就在此地恭候大駕的李道宗大軍,無路可逃的頡利可汗只能繳械投降。

公元630年4月的某一天,頡利可汗被押送到了長安。

據說李世民看到頡利可汗這種樣子來長安的時候,高興的手舞足蹈。三年前,他可不是這麼來的。三年前,他多麼耀武揚威。現在成爲階下囚的他,早已沒了當初的意氣風發。

面對這個曾經給大唐找過無數麻煩的敵人,李世民並沒有殺他,而是在長安給他安排了一個住的地方和一個官位。頡利可汗就這樣在長安度過了他人生中最後一個四年。

自此,整個漠南數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正式的納入了大唐的版圖。

而李靖的這一戰,實在打的太精彩了,兩次出其不意的長途奔襲,兩次料事如神的完美截擊,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

當年,就算漢武帝雄才大略,衛青、霍去病天縱奇才,也沒有一戰而消滅匈奴。但李靖一戰就滅掉了東突厥,這不是戰爭史上的奇蹟是什麼?

後來唐太宗自己都說:

“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書名竹帛。卿以三千輕騎深入虜庭,克復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報往年渭水之役。”

意思是,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的大戰。

那麼,李靖爲什麼能夠一戰定乾坤呢?

這恐怕跟他的軍事謀略分不開,李靖此人不僅是個將才,更是一個帥才,他對整個戰爭的情況和佈局瞭如指掌。知道頡利可汗會怎麼跑,然後提前安排部署,來一個甕中捉鱉。

其次,李靖是一個打間諜戰的高手。從李靖利用間諜策反了頡利的心腹康蘇成功,我們就可以得知頡利的身邊肯定不止一個間諜。

總之,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戰爭,60歲的老將李靖創造了他人生中戰爭神話。而李世民一舉滅了東突厥,雪了前恥。

朋友,歡迎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