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有色金屬網訊:據路透社,就在特斯拉(Tesla)似乎要放棄在電池中使用鈷的時候,該公司與嘉能可(Glencore)簽署了一項長期供應這種有爭議金屬的協議。

Elon Musk曾表示要將鈷從特斯拉的產品組合中剔除,原因是鈷的財務成本和聲譽成本。鈷在全球主要鈷生產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手工採礦作業中,與童工和惡劣的安全條件有關。

特斯拉並不是第一家與礦商鎖定未來鈷供應的汽車公司。寶馬(BMW)去年也做了同樣的事,和嘉能可(Glencore)以及摩洛哥Bou-Azzer礦。

但特斯拉是電動汽車革命的旗手,與嘉能可的交易對全球電池原材料供應鏈具有戰略意義。

這對鈷的前景是一個提振,無論是從實物需求方面,還是在更重要的方面,這都表明鈷作爲電池材料的地位不會很快消失。

這也是對其他汽車公司的一個警告,如果他們想要鈷,他們將不得不控制自己的供應鏈。

到目前爲止,特斯拉及其電池合作伙伴松下在其鋰離子電池中主要使用鎳鈷鋁(NCA)配方。

其他瞄準乘用車市場的汽車公司已經採用了鎳錳鈷(NMC)技術。

每個人都在努力減少金屬混合物中鈷的含量。鈷價格昂貴,目前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的交易價格約爲每噸3.3萬美元。它在價格和供應方面都有波動的歷史,剛果的生產(包括官方部門和手工部門)占主導地位。

手工採礦的人力成本也給這個正在向綠色和社會負責的未來邁進的行業帶來沉重的負擔。

特斯拉希望擺脫鈷的使用,這一點似乎得到了證實,它在中國的新工廠將使用無鈷電池。

磷酸鐵鋰(LFP)電池已經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了,比含鈷電池便宜,但缺乏能量密度。最大的市場是中國,它們被用於不需要大範圍或高性能的車輛,如城市垃圾車。

然而,中國的LFP電池製造商,如CAT),似乎一直在悄悄地改進這項技術,以至於特斯拉現在有興趣在中國的Model 3車型上使用這項技術。

但從嘉能可的交易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出,特斯拉無論多麼不情願,都將繼續在其他市場使用鈷。

特斯拉考慮多種電池類型的意願證明,電動汽車革命的特徵將是多種化學物質,取決於車型和地理市場。

其中一些至少會使用鈷。

特斯拉每年從嘉能可的剛果業務中購買6000噸鈷的交易,是對市場的雙重提振,既體現了對需求的長期肯定,也爲清理過剩庫存提供了一種短期途徑。

鈷市場尚未從2017-2018年價格飆升後的崩盤中復甦,因爲供應過多,尤其是來自剛果的手工行業,淹沒了需求。

去年,嘉能可對其位於剛果的Mutanda礦進行了兩年的護理和維護,而截至2019年底,其Katanga礦的庫存接近1.3萬噸。

這些庫存給價格帶來了沉重壓力。Fastmarkets對標準級鈷的評估目前處於每公斤14.75美元(每噸30250美元)的11個月低點。

然而,嘉能可最近與電池製造商達成了一系列供應協議,現在又與特斯拉達成了協議。Roskill分析師表示,這表明該公司“已將戰略重點放在遠期出售累積的氫氧化物庫存上”。

該研究機構估計,嘉能可目前鎖定的銷售額約佔Katanga總產量的82%。再加上Mutanda在保養和維護方面的努力,“大大減少了公開市場上鈷的供應量”。

這可能會在下一次電動汽車引發的需求激增時轉化爲價格加速復甦。

這也意味着其他人的潛在機會更少了。目前有幾個新的鈷礦正處於規劃或開發階段,但在可預見的未來,剛果及其手工採礦者仍將是主要的鈷供應國。

這個簡單的事實解釋了爲什麼特斯拉直接採取行動,從該國最大的非中國生產商那裏確保自己的供應。

其他汽車製造商很可能會注意到這一點。

特斯拉直接承擔鈷供應責任的舉動並非沒有風險。

嘉能可或許是一家在倫敦上市的跨國公司,但它也不能倖免於在剛果開展業務所帶來的負面新聞。

它正受到嚴格的監管審查;瑞士總檢察長辦公室(OAG)上週加入了正在對其在瑞士的行爲進行調查的名單。

去年,在嘉能可的Kamoto礦場上,有43名“非法”礦工死亡,而當地決定派遣軍隊強行清理該地區,更是加劇了這一悲劇。

不過,特斯拉顯然認爲,未來鈷供應不足的風險,超過了直接從剛果獲取供應的潛在聲譽風險。

對汽車公司來說,這種直接開採礦產的做法並不常見。例如,他們並不直接購買用於生產鋼鐵的鐵礦石,或者生產鋁的鋁土礦。

但鈷則不同。

電動汽車革命可能因Covid-19而停滯不前,但電池製造能力的增長仍在繼續。

隨着歐盟將其工業刺激計劃重點放在“綠色”技術上,下一波電動汽車浪潮可能已經開始形成。

對於其他汽車製造商來說,特斯拉不情願地承諾購買鈷是一個警告信號,如果它們想確保自己擁有足夠的鈷,以滿足即將到來的需求激增,它們可能不得不這麼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