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2020年6月19日,国际船运集团公司(总部设在荷兰)与德国联邦防务管理局(Bundesamt Ausrustung)签订了一份合同,为德国海军建造了四艘大型护卫舰。预计将在2027年至2031年期间交付4艘MKS 180护卫舰,建造将于2023年开始,合同还包括在2032年之后再建造两艘MKS 180护卫舰的可能性。该舰可能被德国海军命名为F126型护卫舰,也是德国战后第一种万吨战舰。

二战时期,德国海军最强大的水面战舰就是俾斯麦级战列舰,这种满载排水量达到5万吨的战列舰成为了德国海军历史上的传奇。特别是“俾斯麦”号战列舰以一抗二,击沉英军“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击伤“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的战绩一直为人们所回味。战后,受到限制的德国海军一直在生产护卫舰级别的战舰,再也没有建造过万吨级战舰。

前些年德国生产的F125型巴登-符腾堡级导弹护卫舰满载排水量增加到了7000吨,这是德军水面主力舰艇大型化的代表。但是,这种F125型护卫舰却是大船小炮,过于强调海外部署能力,火力却贫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只剩下“舰炮+拉姆+鱼叉”的贫弱组合。

因此,在下一代护卫舰的研制上,德国人要求恢复传统主战舰艇的设计,吨位上升到上万吨,并配置有先进的雷达导弹系统。按照德国海军最新的技术要求,F126型护卫舰除装备127毫米舰炮外,还将装备48-64单元的50千米级与25千米级中、近程防空导弹与综合声呐等综合作战系统。同时能够担负德国海军的旗舰职能,具备除极地外的全球海区航行能力。

F126型护卫舰是一种明显偏向于防空作战的“盾舰”,这与德国和法国合作研制欧洲航母有一定关系,毕竟航母造出来后防空问题是需要提前考虑的,因此F126的设计也从德国海军一贯的通用型导弹舰艇向着防空型导弹护卫舰方向发展。

从“俾斯麦”号沉没到F126型护卫舰建造,德国海军再次踏上万吨级大舰的设计建造之路。虽然这种万吨战舰被称为护卫舰,但实际上已经比过去的驱逐舰更强了,甚至可以看成是一种缩水版的055大驱。而与恐龙一般的“俾斯麦”号战列舰相比,F126型护卫舰的防空作战能力远远超越半个多世纪之前的战列舰。在海战中威力无比的“俾斯麦”号结果被寥寥几架双翼鱼雷机给击伤了鳞片,这与F126护卫舰高度重视防空形成了鲜明对比。

德国在二战中曾经建造过不成功的“齐柏林”号航母,目前正在和法国合作研制下一代航母,F126型导弹护卫舰或成为其带刀护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