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起,關於九江各片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最新消息陸續出爐,截至6月9日,九江市自然資源局已公佈賽城湖新區、鄱陽湖生態科技城起步區、金安組團等8個片區的規劃,規劃總面積約160.5589平方公里

下面一起來看下各片區規劃的詳細內容吧!

賽城湖新區

3月27日,關於《九江市賽城湖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批前公示出爐,規劃範圍:北起賽城湖南側濱湖岸線,西臨通江大道及城門鄉,南至武九客專鐵路線,東至京九鐵路,總規劃用地面積約57.67平方公里

土地利用規劃圖

規劃圖顯示,該片區規劃了較多的居住用地,規劃人口規模約15萬人

教育方面,規劃高中2所,初中2所,小學6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醫療方面,西部組團設置1處綜合醫院,東部組團落實原有規劃紅十字醫院

規劃結構圖

片區的功能定位是融合生態保護、文旅服務、城市綜合服務等特徵,構建文旅休閒之城、綠色生態之城、創新創意之城、高端商務之城、魅力美麗之城。規劃形成“一帶兩廊三區”的片區發展功能結構。

小結:2009年,九江的城市建設取得了很大進展,正式拉開了從“兩湖”時代走向“八里湖”時代的序幕,僅兩年後,“西拓”的概念被提了出來,即向八里湖周邊及城西港區方向發展,而賽城湖緊鄰八里湖,近幾年八里湖新區高速發展,也加快了賽城湖新區前進的步伐。尤其是在2018年上半年,市委提出從“八里湖”時代進入“賽城湖”時代,進一步勾勒出了九江城市發展格局,對賽城湖新區寄予厚望,如今該片區的項目正在加快推進中,一座宜居宜業宜遊的新城正逐步由規劃變成現實。

鄱陽湖生態科技城起步區

5月25日,《九江市鄱陽湖生態科技城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發佈,規劃範圍:北起生態一路,南至科研路,西起琴湖大道西側山湖村安置點,東至芳蘭大道,規劃總面積約10.89平方公里

土地利用規劃圖

規劃區以居住、商業和新型產業用地爲主,規劃居住人口規模約3.6萬人,產業人口約6-8萬人

另外片區內還規劃了2處高等院校用地2處醫院用地

規劃結構圖

片區的功能定位是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江西綠色發展樣板區、九江新興產業先導區。規劃結構爲“一心三軸六區”。

小結:鄱陽湖生態科技城位於鄱陽湖畔,整體規劃面積廣,是九江爲推進產業轉型、動能轉換和發展升級作出的重大戰略舉措,對於九江和江西都有重要的意義。科技城西接主城區,是其主要的縱深腹地,有着得天獨厚的地緣和資源優勢。起步區處於科技城的核心區域,分佈着一批如科創中心、芳蘭湖溼地公園等標誌性建築,自身配套齊全,建成後不僅能滿足生活在周邊的人們的多元化需求,還能帶動區域商業升級,提升整個城市的形象。

城西港區三期

5月26日,九江市自然資源局對《九江市城西港區三期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公示,規劃範圍:西以長河爲界,東起合安九高鐵,南至賽城湖,北以長江爲界,總用地面積約25.26平方公里

土地利用規劃圖

規劃區以工業用地爲主,居住用地佔建設用地的8.74%,規劃人口規模約8.3萬人

教育方面,規劃九年制學校4所,高等中學1所,幼兒園8所;以及2處醫療衛生用地

規劃結構圖

片區的功能定位是依託港區發展基礎,以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產業爲主導,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環保節能爲輔,集生產和綜合服務爲一體的現代產業園。規劃結構爲“兩軸、五區”。

小結:城西港區位於九江城區西部,北臨長江,南瀕賽城湖,自然風光秀麗,水運優勢明顯,是江西沿江開發的核心區域,同時也是九江經開區引進工業項目的主戰場,聚集着衆多的產業項目,推進了全市工業經濟的發展。以前在我們看來偏遠的郊區,隨着近幾年路網的完善、綜合保稅區的設立、長江“最美岸線”的打造等,一座現代臨港新城逐步成型,也加快了九江城區“西拓”的進程。

金安組團

5月28日,《九江市中心城區金安組團控制性詳細規劃》相繼出爐,規劃範圍:西至長虹北路,北至長江,南至桑家老屋路,東至芳蘭大道,規劃總面積約31.06平方公里

土地利用規劃圖

片區規劃保留了南部生態綠地,其次工業用地佔據較多面積,居住用地僅佔總建設用地的8.27%,規劃常住人口5.5萬人

教育方面,規劃1所初中,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4所小學

規劃結構圖

片區的功能定位是城東港產業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石油化工、電力能源、糧食物流爲主導的產業組團。規劃結構爲“一帶兩心,三軸四區”。

小結:金安組團位於九江市區東部,跨越潯陽區和濂溪區兩大區域,主要發展重化工業。伴隨着九江城區不斷向外擴張的同時,該片區加快基礎設施和項目建設,爲城東港產業平臺的建設創造有利條件。

城東港區沿江工業基地

同在5月28日,九江市自然資源局發佈了《九江市城東港區沿江工業基地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範圍:東起磐石水泥廠,南接杭瑞高速,西至金安組團和三號工業園組團,北以長江爲界,總用地面積約10.53平方公里

土地利用規劃圖

從規劃圖看來,該片區工業用地佔地面積較大,居住用地次之,規劃居住區人口約5萬人

教育方面,規劃保留金安中學、濂溪區第二中學,然後新建1所小學

規劃結構圖

片區的功能定位是城東港區臨港物流中心、九江市綠色食品產業基地。規劃結構爲“一心三軸四片區”。

小結:依靠着得天獨厚的港口條件,城東港區成爲產業聚集的工業重鎮,而沿江工業基地作爲其核心組成部分,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規模也在進一步擴大,衆多的知名企業匯聚在此。同時片區的配套設施逐步完善,吸引了房企陸續入駐,發展潛力大。

姑塘組團

6月9日,《九江市姑塘組團控制性詳細規劃》出爐,規劃範圍:東起鄱陽湖,南臨谷山湖,西至白鹿大道、姑塘集鎮西部邊界,北至香積大道、九宏新材料和中科鑫星兩個企業的北部邊界,規劃區總面積約7.79平方公里

土地利用規劃圖

從規劃圖看來,除佔總建設用地4.26%的居住用地外,規劃的工業用地幾乎填滿了該片區的剩餘部分,規劃人口規模約1.2萬人

教育和醫療用地保持現狀,無新增規劃。

規劃結構圖

片區的功能定位是依託現狀良好的產業基礎,拓展上下游產業,形成完善的化纖纖維紡織服裝加工產業鏈條和玻纖產業鏈條;以臨港口產業爲支撐點,發展散雜貨、危化品轉運,打造爲濂溪區集生產和港口物流爲一體的綜合性工業組團。規劃結構爲“一心、四片,一帶、五軸”。

小結:姑塘,曾經是鄱陽湖畔的一座江南古鎮,且作爲鄱陽湖入長江唯一黃金水道的通商口岸和商品集散地而盛極一時,後因鐵路興盛水運衰落而繁華不再。而自從該片區主動承接國家化纖紡織產業轉移,大力招商引資,加速了產業集聚,並逐步形成“鏈式”發展,姑塘昔日的繁華得以重現。同時憑藉着倚山臨湖、自然資源豐富等優勢,姑塘鎮正朝着生態環境良好的花園式工業旅遊鎮發展。

濂溪區濱湖新城

6月9日,進行公示的還有《九江市濂溪區濱湖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範圍:東起芳蘭大道,南至九江繞城高速連接線,西以環廬山公路爲界,北鄰威家集鎮,規劃區總用地面積爲187.89公頃(1.8789平方公里)。

土地利用規劃圖

該片區規劃居住用地佔總建設用地的40.65%,規劃人口規模約2.5萬人

教育方面,規劃新建1所12班公辦幼兒園,1所6班幼兒園,對姑塘學校進行擴建;醫療方面,新建1所100牀位的衛生院

規劃結構圖

片區的功能定位是以居住功能爲主導,兼具旅遊休閒、商貿物流、產業配套服務等複合功能的城市綜合功能片區。規劃結構爲“一橫、兩縱、三心、四片區”。

小結:濂溪區濱湖新城位於九江城區東部片區,沿環廬山公路、廬山大道可到達中心城區,交通較爲便利。西側爲廬山名勝風景區,北部坐落着鄱陽湖植物園,且片區內規劃了較多綠地,十分適宜建設一座集商貿、居住、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新城。向北能與威家片區總體規劃有機結合,相向發展,連成一片。

柴桑區赤湖工業園

6月9日,九江市自然資源局還發布了關於《九江柴桑區赤湖工業園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批後公佈,規劃範圍:東以城西港區三期、望夫山生態公園西側長坪大道爲界,南至港湖大道及江西雄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西以赤湖沿湖圩堤及蓼湖堤壩爲界,北至長江赤心堤,東西寬約5.4km,南北長約4.8km,規劃用地面積約15.48平方公里

土地利用規劃圖

該片區主要規劃爲工業用地,居住用地僅佔建設用地的1.42%,規劃人口規模約4.3萬人

片區內規劃1所小學

功能定位是依託港口碼頭,優先發展新型材料、機械電子、裝備製造和高新科技四大產業,轉型升級輕化工業、輕工及鋼加工製造二大產業,通過產業升級逐步建設成爲綠色生態、交通便捷、產業集羣、設施齊全的臨港產業園區。規劃結構爲“一線擁三區,二軸串六產”。

小結:柴桑區赤湖工業園北接長江,西鄰赤湖,南接九碼快線,東鄰城西港區,生態環境優美,且交通便捷,是柴桑區重點打造的現代化生態工業新城,也是沿江開放開發的重要板塊。

結語

近期九江發佈了衆多片區的最新規劃,爲我們勾勒出了九江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內疏外擴、西拓東延南展聯”是九江市編制《九江市近期建設規劃(2011-2015)》徵求意見稿中,關於城市建設的總體發展方針,到現在依然朝着該方向發展。

雖然從規劃的出爐到實現,期間需要漫長的一段時間,這些片區現在也還處於價值窪地,但隨着相關配套設施的逐漸完善,其居住環境和氛圍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這一由城市擴容帶來的改變,又會反過來提升窪地的附加價值。所以這些片區中,有沒有你看好的呢?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