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隨着第346706臺車在四川一汽下線,國產普拉多也走完了其在中國市場十七年的歷程。從開始的LC120到後來的LC15O,從大方燈到淚眼燈再到如今的長條燈,普拉多的退市實際上並非因爲銷量不濟,而更多的是由於政策因素及企業戰略的考量。

這一天對於很多人來說,惋惜之餘也在意料之中。在《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發佈後,可以說普拉多一直在妥協,先是在2017年停產了2.7排量的四缸車型,緊接着又在3.5排量車型小改款的時候,將堅持多年的全時四驅改成了分時四驅,在這個基礎上甚至還加入了啓停功能。這一切都是爲了能省一點油,達到繼續銷售的目的。可以說一代傳奇車型最終爲了市場,不斷在做着減法。

不過真正到了停產的這一天,我們的編輯李楊可是有一肚子話想說,車主的評價或許更客觀。

不少朋友都知道他有一輛普拉多,是2017年買的,也就是淚眼燈的那款國產3.5L 的LC150。當初就是因爲得知新款將改爲分時四驅後,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一輛兩年不到的二手車。爲什麼不要分時四驅?這個爭論其實這三年間從未間斷過,各大論壇也有很多測試,來證明分時四驅並不弱,但至少在他的實際使用來看,當初的選擇沒有錯。而平行進口渠道的普拉多銷量的穩定增長,也印證了分時四驅的普拉多市場認可度並不高。

他說前兩天跟做二手車的朋友聊天,五年的4.0中東版普拉多,現在居然還能賣四十大幾,停產的因素很可能還將推高它的二手價格。普拉多被稱爲保值神車,就是因爲它皮實耐用和強悍的越野性能,這在他高強度使用的幾年裏也得到了印證。不過問題也出過幾次,一次是油箱蓋異響換過一次碳罐,原因是去玩沙漠的時候,碳罐髒了。再一次是高溫,後來檢查發現是水箱已經被泥糊上了,這是因爲多次豁車加上春天北京柳絮楊絮太多導致的,拆下清洗後也就恢復正常了。

說到他堅持選擇的全時四驅,泥地、沙漠、碎石再加上冬天的冰雪之旅,穩定性毋庸置疑,而且能保證穩定的高速行駛。相比之下,分時四驅就會有一些使用環境的要求。

那買了普拉多就能去各種環境嗎?其實也不是,首先輪胎就是個短板,原廠配備的AT22,更偏向於城市路面,在野外嚴苛的環境下,很容易被扎破。再有就是普拉多的離地間隙,很容易被託底,他那輛沒改裝升高前,幾次頭車的經歷,就把ARB的底盤護板廢掉了。

在一次又一次的改裝和遠行的經歷中,李楊樂在其中。而且他短期內,似乎也沒有換車的想法。也難怪,最近在天津港的平行進口車中,普拉多可以說是一天一個價,漲價漲的起飛,待到全國實施國六排放之後,中東版也就告別市場了,加上如今國產普拉多停產,把他當作理財產品長期持有,或許纔是明智之舉。

經典即是永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