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吳桂春:“我又辦了東莞圖書館讀者證”)

在東莞務工17年的湖北農民工吳桂春與東莞圖書館結緣12年

“我叫吳桂春,今年54歲,是來自湖北的農民工。6月26日下午,在人們視野當中消失了一天的我,再次走進東莞市圖書館,重新辦回端午節前一天剛剛退了的讀者證。僅僅經過一天,我在東莞已經找到了新工作,又能繼續來圖書館讀書了。東莞這座城市留下了我的人,東莞圖書館的書籍留住了我的心。我對新工作很滿意,決定留在東莞,繼續爲這座城市的發展貢獻我的力量。

我沒想到,這兩天,我與東莞圖書館告別的留言感動了這麼多人。感謝大家、感謝媒體對我的關注關心,疫情影響下,能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找到工作,真的非常感謝!”

6月25日,在端午安康的節日祝福中,吳桂春留言東莞圖書館的話題被推上微博熱搜榜,“我來東莞十七年了,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十二年。……今年疫情讓好多產業倒閉,農民工也無事可做了,選擇了回鄉。想起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雖萬般不捨,然生活所迫,餘生永不忘你。……”一頁圖書館留言簿上,寫滿了這位農民工讀者對圖書館的不捨之情,簡單而樸實的真情流露讓無數人唏噓。

從這位讀者的身上,人們似乎看到了記憶中的自己,曾經隻身在外打拼、曾經求學他鄉,把青春獻給身後那座輝煌的都市,難以忘卻的心跡和故事留給了自己。

01 鞋廠倒閉 準備作別打工17年的城市

疫情之下,工廠倒閉、產業凋零、不少企業在苦苦硬撐,這是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災難在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之外,帶給人們的另一場衝擊,它關乎着人們的生計,影響着一個個普通的家庭……

吳桂春,這名54歲的湖北籍農民工,來到東莞打拼17年,這座城市給過他生存的機會和生活的可能。他喜歡這裏,喜歡溼潤的氣候以及方便、快捷的城市環境。如在留言中所說,他認爲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雖然在鞋廠的工作只是雜工,儘管在這座城市中他尚無自己固定的居所,可他覺得自己的日子過得並不貧瘠。

17年來,打工的日子裏與書爲伴,吳桂春在書的世界裏憧憬着未來,在圖書館的閱覽室裏、書架前,捧起書本,他的內心就有安慰、平靜和獲得感。然而,疫情之下,鞋廠沒能扛過去,廠子的倒閉讓生計的維繫成了問題,他想着從此在這座城市可能再也沒有一塊遮風避雨之地。

於是,端午節前一天,他走進東莞圖書館——退證。

02 退證留言 “最後一次”來東莞圖書館

6月24日,東莞圖書館館員王豔君在總服務檯值班,辦卡、諮詢、導引……一切如常。快到喫午飯的那會兒,一位中年男性讀者過來說要“退卡”。 王豔君按流程拿了一張表格讓他填寫,姓名那一欄,他鄭重地寫上“吳桂春”。

吳桂春所說的“退卡”,實際上是退掉之前預存在卡中借閱紙質文獻所需的借閱押金。在王豔君的工作中,這樣的情況其實比較常見,東莞外來人口多、流動性較大,經常有讀者因爲這種“流動”而“去去留留”。印象裏,她曾幫一位讀者反覆辦過七八次開卡、退卡的業務。因爲許多外來打工人員很喜歡圖書館,但到了歲末,要回老家過年,並不能確定春節後是否還回來。所以,遇到吳桂春的時候,王豔君“默認”他可能也是這種情況。

“我真是不捨得退了這個卡。”吳桂春一邊填表一邊嘀咕。

“那爲什麼要退呢?圖書館裏有這麼多書、這麼豐富的活動。”王豔君應了一句。

吳桂春停下筆,又拿起讀者卡用拇指摩挲了幾下,說:“算一算我來東莞也有17年了,平時只要是有休息時間,幾乎都是在這座圖書館裏度過的。我只是小學畢業,大半輩子的書是在你們圖書館讀的。”

吳桂春越說聲音越低沉。

“我是個打工的,這半年來都沒找到事做了,打算回老家去了。”

“沒關係,您以後還可以再過來嘛。”

“我今年都54了,以後怕是再難出來了。”

吳桂春拿起筆,繼續把表格填寫完整。

整個對話的氣氛挺傷感的,王豔君提議請他給圖書館留個言,吳桂春欣然答應了。

於是,吳桂春動情地寫下了那130多個字的留言。

“餘生永不忘你,東莞圖書館,願你越辦越興旺。”簡短的幾句話卻情真意切,在場的館員不禁眼眶溼潤。

文字的力量穿透紙張,直擊人們的心靈。這段樸實、真實的情感流露,在東莞圖書館內部羣中轉發後一下引發了全館的熱議。“雖然我們每天都在面對讀者,這樣的故事也是日常服務中特別尋常的一部分。”讀者服務部主任莫啓儀感慨地說,“但它是那麼的真實和典型,直擊人內心最柔軟的部分,讓我們圖書館人有了一種強烈的職業自豪感。”

“吳先生的故事激勵着我們,作爲館員,做好服務是我們的根本。”莫啓儀在館員羣裏寫下這樣一句話,這件事將會一直影響着他們,成爲他們職業生涯中孜孜不倦努力的精神動力。

03 新的工作 成爲綠化養護工

文化和旅遊部官方微博“文旅之聲”發佈了這條內容,引發廣泛關注。

相關話題在微博引發網友熱議

吳桂春的打拼不忘讀書的故事經過網絡傳播,引起了東莞市有關部門的重視。6月25日下午,東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作人員聯繫上了吳桂春,要幫助他找到新的工作,圓他的讀書夢,只是因爲正值端午假期,聯繫的企業和就業的工作崗位需要匹配。

當天下午,東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業介紹服務中心在與吳桂春取得聯繫後,詳細瞭解其就業崗位、就業地點、工資待遇等具體訴求,根據其就業意向,立即通過多種渠道聯繫企業,進行匹配崗位。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溝通協調和崗位匹配,有南城、東城、萬江、厚街、橫瀝等多家東莞企業願意提供工作崗位。經再次徵求吳桂春意願,他還是希望留在東莞南城附近工作,因爲自己已經習慣了南城的環境。東莞南城幾家物業公司、超市、服裝企業的崗位與吳桂春的需求較爲匹配,他對這些崗位也有初步意向。

6月26日上午,東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業介紹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帶着吳桂春前往企業對接。最終,吳桂春順利通過了東莞市光大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面試,將在離東莞圖書館不遠的南城一個小區中從事綠化養護工作。他可以繼續留在東莞務工,去東莞圖書館讀書了。

吳桂春填表找新工作

04 與書爲伴 翻開新的一頁

古人云:“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對獨自在外打工的吳桂春來說,讀書更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

“有時工作中遇到煩心事,我就喜歡往圖書館扎,書的世界是那麼地平和,可以讓人暫時忘掉憂愁。”平時不善表達的吳桂春,只有聊起書來纔會打開話匣子。

讀者在東莞圖書館閱讀

只念過小學的他,在多年讀書生涯中識字、學習、陶冶性情。他喜歡讀文學歷史類書籍,如《東周列國志》《老子》《陶淵明傳》《紅樓夢》,他反覆讀了好多遍。“歷史是過去發生的真實事件,比武打、言情等小說,更令人信服。”

吳桂春說,6月24日退卡那天,他總是回想起2008年第一次走進圖書館的情形:窗明几淨、涼爽舒適、浩如煙海的書免費借閱……這座圖書館讓不愛說話的他,從那時起與這座城有了親密的聯繫。

“剛來那段時間,我正在看《紅樓夢》,地攤上買回來的版本只有80回,到了圖書館才發現竟然有120回,而且紙張印刷比地攤上的好很多。”發現了這個好去處,吳桂春再也不去地攤淘書了。

在東莞市圖書館的借還書系統中可以看到,吳桂春到館閱覽比借書要多。幾乎每個節假日和下班休息時間,都有他閱覽的記錄。“我喜歡圖書館看書的氛圍,這裏讓人心靜,可以全神貫注地走進書的世界。”吳桂春說,這也是他無比珍惜與難忘的時光。

6月26日下午,吳桂春再次走進東莞市圖書館,重新辦回他的讀者證。他沒有想到,這兩天時間,他與圖書館依依惜別的話語感動了這麼多人,也沒有想到能夠改變返鄉計劃,走上新的工作崗位——從38歲到54歲,這座自己打拼17年的城市留住了他。

6月26日下午,吳桂春再次走進東莞市圖書館,重新辦理了讀者證(圖片來自網絡)。

這個感人的故事有了一個溫暖的結局,也翻開了新的一頁……

東莞圖書館在官方微博回覆吳桂春的讀者留言。

東莞圖書館館長李東來感言:

這位只有小學文化的農民讀者朋友,對圖書館用海誓山盟般的愛情語言說“餘生永不忘你”,擊中了千千萬萬人的心靈。作爲圖書館員,我被深深感動了;我們東莞圖書館員工被深深感動了;許多全國的圖書館同仁發來信息,抒發感想,也被感動了。作爲社會民衆普通的一員,他們用最樸實真摯的語言真情呼喚:我們真的需要圖書館!這讓我們更深切體會到圖書館作爲“滋養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場所”的價值和作用。

東莞圖書館館員王豔君感言:

印象裏吳桂春對歷史非常着迷。退卡那天,他還和一位並不相識的讀者聊起了歷史。記得他說:“正史和評論一定要參詳着看。”“同一個歷史人物,不同的作者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評價。”吳桂春說這些話的時候,我看到他的神態非常認真、特別專注,讓人覺得他有着很強的求知慾和總結能力。我甚至覺得如果條件允許,他或許可以成爲一位學者。

吳桂春讓我重新認識了農民工這個羣體,他們可能學歷不高,但對知識的渴望一點也不比其他人少。我們不應該以刻板的印象來看待他們。圖書館爲所有讀者提供文化生活的選擇。

手記

阿根廷國立圖書館館長博爾赫斯曾有句名言:“如果有天堂,那它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在日新月異的城市發展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爲城市的發展增添了精神註腳。越來越多的公共圖書館具備了恢宏大氣的硬件設施,提檔升級了各具特色的人性化服務,逐漸成爲一座城市最溫暖的底色。深夜亮起燈盞的城市書房、允許拾荒老人進入的閱覽室、戰疫期間的圖書雲服務……日積月累中,我們對圖書館、對一座城市的印象和記憶,就是在這樣的一點一滴中形成。

以製造業聞名的東莞,近些年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交上了令人滿意的答卷。圖書館推行總分館制,在33個鎮(街)建起分館,將公共文化服務觸角一直延伸至村(社區),在軟件打造方面,實施一卡通用、通借通還、24小時自助圖書館、快遞借還書等,讓每一個東莞人都可以享受到便捷的閱讀服務。正是因此,纔會有像吳桂春這樣的讀者,在與這座城市揮手作別前,特別對圖書館念念不捨。

這個故事讓我們感佩的不只是讀書帶給人無窮的精神力量,更加令人感懷的是,讀書的魅力在於它從來不是某些人羣獨享的福利,而是大多數人都可以企及的書香盛宴。在疫情還未完全散去的當下,讓我們和吳桂春一起捧起書本,開啓一場美好溫暖、無比充實的內心旅程。

6月20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2019年文化和旅遊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末,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196個,全年全國公共圖書館發放借書證8627萬個,比上年增長18.8%;總流通人次90135萬,增長9.9%。書刊文獻外借冊次61373萬,比上年增長5.8%;外借人次26609萬,比上年增長3.1%。

相關推薦
  • 吳桂春找到工作了!離東莞圖書館不遠,看書很方便
  • 給東莞圖書館留言"餘生永不忘" 這位農民工火了!
胡伊文 本文來源:文旅之聲 責任編輯:胡伊文_NB1451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