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西市安定区,有一群语言、生活习俗与众不同的人,官话称作河州人,土话称为“老随教”。不论是“河州人”还是“老随教”,早年时期,在当地被看作是外来人。之所以说外来人,是因为至今在当地居民生活中,将口语不同的两种人以“本地人”和“老随教(河州人)”来区分。

安定区河州人聚集地西巩驿镇

之前看到网络上有一些说定西河州人的文字,是因清朝时期的战乱而使,导致定西河州人逃亡而至,被左宗棠安置于此。而逃亡至此的这一部分河州人,最忌讳的就是当地人称她们“老随教”,这一点在我的记忆中也有过。

上学时有小伙伴曾悄悄问,你们为什么不让叫“老随教”?对此,当时听父辈和祖父辈们提起过,因为我们的先辈们正因为没有随当时的回族而逃亡至此,所以,被称为“老随教”认为是对先辈们的一种不敬,是对先辈们自尊的一种伤害,因此,不能容忍“老随教”三个字,甚至有祖父辈和父辈因“老随教”三个字与当地人大打出手。不过,现在我辈倒也坦然,毕竟这已成历史。

之前的文字当中,大多说定西的河州人时,都是说今天的临夏。没错,我之前从《定西县志》及其它一些资料上也看到过,不论来源、起因以及在今天定西市安定区青岚、西巩驿、新集、付川、内管等居住地,都相吻合,不过,这是一个大的地域概念,临夏八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来自哪县哪地,没有详细的叙述。

前几天,去了一趟东乡族自治县的考勒乡,准备做一些东西,便查阅史料,其中看到1986年——2005年《东乡族自治县志》时,介绍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时,我注意到定西河州人的饮食生活习俗居然有很多相似之处,还有很多地名,也引发了联想,于是,我便推想,定西河州人的祖籍,应是今天的临夏东乡族自治县。

首先饮食生活,据《东乡族自治县志》介绍风味小吃时,提到了地锅锅、烧洋芋、拉什哈(长面条)、搅团、格打子(旗花)、疙瘩、拌汤等,这些与今天定西河州人的饮食完全相同。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写过洋芋的吃法中有一个烧地锅,现在看来,其实就是东乡族的地锅锅,做法完全一样。

据《东乡自治县县志》介绍,地锅锅:是在地边或山坡挖锅台似的洞,洞上面用土块垒起园锥状小塔,用柴火焚烧,待土块烧红后,把洋芋和土块捣进洞内,再用湿土把洞Vl焐好,约过半小时左右,掏出来食用即可,洋芋内沙外黄,喷香味美。

洋芋的另一种吃法烧地锅

其他的烧洋芋、拉什哈(长面条)、搅团、格打子(旗花)等与《东乡自治县县志》介绍的完全相同。

定西河州人的长面,东乡族人叫拉什哈(即长面条),《县志》介绍其做饭是在面中放少许碱、温水和面,擀薄,切成长条,下到开水锅煮熟,用筷子捞在已炝好的浆水汤中即可。拉什哈讲究细、薄、长。

定西河州人将此叫酸长面,荤的叫甜长面。做法一模一样。

搅团,用玉米、豆面为佳,比散饭要搅得稠,用筷子可以切成团状,盛在植物油炝好的葱花浆水中,冬季放一把从山中拣来的“地达”(即野木耳),再拌上辣子、蒜泥和韭菜胡萝卜咸菜,可口清爽,开胃提神。

定西河州人的叫法做法完全相同,只是我没有见过放“地达”,这是我知道的唯一一点不同,不过也只是佐料而已,有了加上,没有不加也可。

格打子:也叫旗花,是最为普遍的便饭。用水和面,擀薄,切成小块,下到做好的开水汤中煮熟即可。格打子花样较多,味有酸甜,形有方形、菱形、条形;面有夏秋粮面或单或合,豆面合麦面为佳。

定西河州人将此统一叫旗花,有单纯的白面,也有豆面合麦面的。

疙瘩:也叫罗和头。把杂粮面,用开水搅拌成团状,揉好,压成一厘米见方的块状。煮熟后食用。味带甜。有时面团中包上糖,味更甜更香o

定西河州人也叫疙瘩,多以谷子、糜子面粉做成。

拌汤:把和好的面剁成豆粒大小的块,下到浆水洋芋菜中煮熟即可,味带酸,开胃。

定西河州人的做法叫法完全一致。

另外,还有地名,之前在家的时候,听父辈们说过河州的董家岭、甘崔家滩等地名,在《东乡族自治县县志》介绍的一些乡镇名称中,如五家乡有尹家村,车家湾乡有车家湾村、水家村,达板乡有陈家村、崔家村、甘家村,唐汪乡有汪家村、唐家村,董岭乡有董岭村、董家沟村等,其它还有水家村、家长村等

这些地名中的这些姓氏,在我所熟悉的西巩驿、新集一带的定西河州人基本都是这些姓氏。

综上所述,由此可推断定西河州人的祖籍就在今天的临夏东乡族自治县境内。根据二十多年我在兰州碰到的一位同姓同事,他的姓名居中一个字与我祖父辈相同,他开玩笑让我叫他爷爷,当时我只一笑而过,现在看来,也许有家谱传承的,或许定西河州人有的还真的有可能回去认宗了。

不过,这仅仅是根据饮食习性和一些地名姓氏的推断,具体还有待考证,毕竟历史已过去一百多年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