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解禁装备出口限制5年来,没有拿到任何订单,为此还差点和澳大利亚翻脸,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日本军工,为何如此不堪呢?

个人觉得,有军火需求的国家与日本不对付的太多,这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比如澳大利亚潜艇采购案,澳方宁愿花385亿买法国的梭鱼级,也不愿意接受日本130亿的便宜苍龙级,这是很难让人理解的问题,我倒是觉得澳大利亚骨子里就不愿意买日本的东西,这个五眼联盟国家瞧不起黄种人国家,更不愿意和二战战败国、自己曾经的死敌日本有军火来往。

太平洋战争期间澳大利亚是对日作战最积极、战后清算日本最严苛的战胜国,短短几十年就要把自己的国防安全寄托在日本装备上,澳大利亚人肯定不情愿。

法国在军工领域一向以技术先进、工业自主而闻名于世,这也正是澳大利亚想要的,它不想在军事力量上受制于人个人,尤其是和自己同处于太平洋的国家更,相比随时可能翻脸的日本,澳大利亚还是更信任法国。为了进一步达成合同,法澳两国防长会面的时间点,恰好就是“澳新军团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澳大利亚、新西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法国并肩作战,充分说明了梭鱼潜艇项目背后的政治色彩。

(二战澳大利亚军队)

和澳大利亚有类似出发点还有泰国、菲律宾、印尼和所有二战期间被日本欺负的国家,这部分国家恰恰又是军火购买大户,几乎无一例外都拒绝了日本装备。

此外,众多军事专家给出了各自的理由,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日本的苍龙潜艇不符合澳大利亚的使用需求,存在部分性能过剩、必要性能不足的问题。

争议最多的就是苍龙级下潜深度500米、梭鱼下潜深度350米的对比,后者没有在保命的技能上浪费太多脑细胞,而是集中精力满足续航能力、使用寿命、储备浮力等性能要求。

尤其是储备浮力这一点,梭鱼的数据最高可达1000吨,远超苍龙的600吨标准,在西方国家的观念中,潜艇储备浮力是其抗打击能力的重要体现,比惊人的下潜深度更有意义。但日本潜艇设计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盲目增加下潜深度是二战思维,在如今的大环境里并不引人注目,这也是日本在过去70多年里闭门造车的必然结果;

此外,苍龙潜艇的使用寿命、升级潜力、维护成本、巡航半径都不能让澳大利亚满意。这些问题都很好理解,我们仔细琢磨一下日本潜艇的发展脉络就能明白。日本潜艇的更新换代极快,作为战略储备力量,日本军工设计者并不看重使用寿命,反正用不几年就要退役,因此日本潜艇的使用寿命普遍不高,每隔20年就会更新换代,在这种思维中徘徊70多年的日本潜艇工业,想要满足澳大利亚对潜艇使用寿命的标准很困难。

此外,日本是个没有防务压力的岛国,其潜艇没有任何长时间战备巡航的任务,海自对潜艇的巡逻半径要求不高,反而对内部生活环境提出较高标准,这导致苍龙潜艇吨位激增,巡航半径反而不如法国的梭鱼,是澳大利亚不能接受的,这个孤独的国家周边全是浩瀚的海洋,海军任何舰船的航程都是至关紧要的技术标准。

法国提供的短鳍梭鱼是整个梭鱼系列的一个型号,设计早已成熟可快速量产,技术风险远比日本的苍龙、德国的214型低得多,前者需要在现有苍龙潜艇的基础上加长4~8米、后者更是在现有2000吨小潜艇的技术基础上,研发出新的4000吨级潜艇。看到这里就能明白了,法国的技术成熟,一开始就是为用户量身打造,能击败德国和日本一点也不奇怪。

总之,苍龙潜艇出口失败足够说明日本军工的问题所在,就是它极度缺乏经验,不像法、美、俄等国那么老练,它的武器装备只能说是符合自己的使用需要,距离走向国际尚有一段距离。

日本解禁军火出口限制后之所以一无所获,与日本无法附带经济利益有很大关系。

我们都知道,法国虽然拿下了澳大利亚的潜艇大单,但是全部12艘建造工作都在澳大利亚进行,澳大利亚的造船业大都会“阿德莱德”为此将受益无穷,首艇开工要等到2022年,可见前期准备工作的漫长和庞大,建造周期更是漫长的惊人。

预计会有2800名澳大利亚技术工人就业,还有成千上万的建筑商、建筑工人、重工业产业链受益,对澳大利亚的造船业更是受益无穷,也就是说385亿的投资大部分都花在了澳大利亚国内,这完全符合澳大利亚打造工业化强国的利益诉求。

反观日本,虽然当时驻澳日本大使草贺纯男明确表示可以向澳大利亚转让全部苍龙潜艇生产技术,但三菱重工坚持至少有一半的潜艇要在日本生产,甚至还放出了澳大利亚船厂掌握不了苍龙潜艇生产技术的不当言语,这彻底激怒了澳大利亚。

其实想想也明白,法国卖潜艇给澳大利亚更多的是为了政治目的,它国内的企业只要获得少量工作机会就满足了,比如法国企业只负责关键部件生产,获得了约4000个工作岗位,对比澳大利亚相去甚远!虽然总投资高达385亿,但法国造船局拿到的并不多,比如泰雷兹集团只负责10亿欧元的份额,从每一艘潜艇上提取1亿欧元的收益,这可不算多,要知道泰雷兹可是拥有法国造船局35%的股份。

总之,日本解禁武器出口限制的目的性太强,它不愿意像法国、韩国那样赔本倾销,急于为国内企业争抢工作机会,在当今的军火市场这是极不理智的,失败也在所难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