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解禁裝備出口限制5年來,沒有拿到任何訂單,爲此還差點和澳大利亞翻臉,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日本軍工,爲何如此不堪呢?

個人覺得,有軍火需求的國家與日本不對付的太多,這是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比如澳大利亞潛艇採購案,澳方寧願花385億買法國的梭魚級,也不願意接受日本130億的便宜蒼龍級,這是很難讓人理解的問題,我倒是覺得澳大利亞骨子裏就不願意買日本的東西,這個五眼聯盟國家瞧不起黃種人國家,更不願意和二戰戰敗國、自己曾經的死敵日本有軍火來往。

太平洋戰爭期間澳大利亞是對日作戰最積極、戰後清算日本最嚴苛的戰勝國,短短几十年就要把自己的國防安全寄託在日本裝備上,澳大利亞人肯定不情願。

法國在軍工領域一向以技術先進、工業自主而聞名於世,這也正是澳大利亞想要的,它不想在軍事力量上受制於人個人,尤其是和自己同處於太平洋的國家更,相比隨時可能翻臉的日本,澳大利亞還是更信任法國。爲了進一步達成合同,法澳兩國防長會面的時間點,恰好就是“澳新軍團日”,這個節日是爲了紀念澳大利亞、新西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與法國並肩作戰,充分說明了梭魚潛艇項目背後的政治色彩。

(二戰澳大利亞軍隊)

和澳大利亞有類似出發點還有泰國、菲律賓、印尼和所有二戰期間被日本欺負的國家,這部分國家恰恰又是軍火購買大戶,幾乎無一例外都拒絕了日本裝備。

此外,衆多軍事專家給出了各自的理由,最有說服力的就是日本的蒼龍潛艇不符合澳大利亞的使用需求,存在部分性能過剩、必要性能不足的問題。

爭議最多的就是蒼龍級下潛深度500米、梭魚下潛深度350米的對比,後者沒有在保命的技能上浪費太多腦細胞,而是集中精力滿足續航能力、使用壽命、儲備浮力等性能要求。

尤其是儲備浮力這一點,梭魚的數據最高可達1000噸,遠超蒼龍的600噸標準,在西方國家的觀念中,潛艇儲備浮力是其抗打擊能力的重要體現,比驚人的下潛深度更有意義。但日本潛艇設計師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盲目增加下潛深度是二戰思維,在如今的大環境裏並不引人注目,這也是日本在過去70多年裏閉門造車的必然結果;

此外,蒼龍潛艇的使用壽命、升級潛力、維護成本、巡航半徑都不能讓澳大利亞滿意。這些問題都很好理解,我們仔細琢磨一下日本潛艇的發展脈絡就能明白。日本潛艇的更新換代極快,作爲戰略儲備力量,日本軍工設計者並不看重使用壽命,反正用不幾年就要退役,因此日本潛艇的使用壽命普遍不高,每隔20年就會更新換代,在這種思維中徘徊70多年的日本潛艇工業,想要滿足澳大利亞對潛艇使用壽命的標準很困難。

此外,日本是個沒有防務壓力的島國,其潛艇沒有任何長時間戰備巡航的任務,海自對潛艇的巡邏半徑要求不高,反而對內部生活環境提出較高標準,這導致蒼龍潛艇噸位激增,巡航半徑反而不如法國的梭魚,是澳大利亞不能接受的,這個孤獨的國家周邊全是浩瀚的海洋,海軍任何艦船的航程都是至關緊要的技術標準。

法國提供的短鰭梭魚是整個梭魚系列的一個型號,設計早已成熟可快速量產,技術風險遠比日本的蒼龍、德國的214型低得多,前者需要在現有蒼龍潛艇的基礎上加長4~8米、後者更是在現有2000噸小潛艇的技術基礎上,研發出新的4000噸級潛艇。看到這裏就能明白了,法國的技術成熟,一開始就是爲用戶量身打造,能擊敗德國和日本一點也不奇怪。

總之,蒼龍潛艇出口失敗足夠說明日本軍工的問題所在,就是它極度缺乏經驗,不像法、美、俄等國那麼老練,它的武器裝備只能說是符合自己的使用需要,距離走向國際尚有一段距離。

日本解禁軍火出口限制後之所以一無所獲,與日本無法附帶經濟利益有很大關係。

我們都知道,法國雖然拿下了澳大利亞的潛艇大單,但是全部12艘建造工作都在澳大利亞進行,澳大利亞的造船業大都會“阿德萊德”爲此將受益無窮,首艇開工要等到2022年,可見前期準備工作的漫長和龐大,建造週期更是漫長的驚人。

預計會有2800名澳大利亞技術工人就業,還有成千上萬的建築商、建築工人、重工業產業鏈受益,對澳大利亞的造船業更是受益無窮,也就是說385億的投資大部分都花在了澳大利亞國內,這完全符合澳大利亞打造工業化強國的利益訴求。

反觀日本,雖然當時駐澳日本大使草賀純男明確表示可以向澳大利亞轉讓全部蒼龍潛艇生產技術,但三菱重工堅持至少有一半的潛艇要在日本生產,甚至還放出了澳大利亞船廠掌握不了蒼龍潛艇生產技術的不當言語,這徹底激怒了澳大利亞。

其實想想也明白,法國賣潛艇給澳大利亞更多的是爲了政治目的,它國內的企業只要獲得少量工作機會就滿足了,比如法國企業只負責關鍵部件生產,獲得了約4000個工作崗位,對比澳大利亞相去甚遠!雖然總投資高達385億,但法國造船局拿到的並不多,比如泰雷茲集團只負責10億歐元的份額,從每一艘潛艇上提取1億歐元的收益,這可不算多,要知道泰雷茲可是擁有法國造船局35%的股份。

總之,日本解禁武器出口限制的目的性太強,它不願意像法國、韓國那樣賠本傾銷,急於爲國內企業爭搶工作機會,在當今的軍火市場這是極不理智的,失敗也在所難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