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網友發佈海自第3艘音響測定艦“安藝”號(舷號5203)舾裝畫面,顯示這艘艦正在進行後續設備的安裝,計劃於明年3月服役。

“安藝”號艦名取自瀨戶內海廣島縣前海的“安藝灘”,海自公開稱爲響級3號艦,於今年1月15日下水。海自目前現役2艘響級音響測定艦,別在1991年、1992年服役。當時,這兩艘艦採用了非常前衛的雙體小水線面設計,同美國同時期的勝利級音響測定艦一樣。

潛艇的公認“剋星”是水面反潛戰艦和反潛機,音響測定艦雖然不像前兩者那樣攜帶武器對潛艇實施攻擊,但它纔是潛艇最大的“天敵”。音響測定艦的主要使命是跟蹤和監視潛艇活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世界上只有美國和日本擁有這類船型。

2艘響級音響測定艦都是由日本三井公司玉野造船廠建造,部署在吳港,隸屬海洋業務羣。新下水的“安藝”號同樣由三井建造,艦長約長67米,寬29.9米,高15.3米,喫水約7.5米,標準排水量2900噸,定員40人,最高航速爲11節。主要數據與響級基本相同,僅是標準排水量增加了50噸。

動力繼續採用柴-電推進系統,主機爲4臺三菱公司的柴油機,爲2臺推進電機提供動力,2軸。該艦採用雙體船型及上述推進方式,具有良好的平臺穩定性並可減小機械噪音,對偵聽音響十分有利。

蒐集水下的音響情報是“響”級的主要任務,主要設備依靠UQQ-2大型拖曳陣聲吶系統,與美國海軍勝利級裝備的聲吶同型。該型聲吶拖曳基陣長度達800米,拖曳電纜長2000米,工作深度也很大,可對潛艇進行遠程監視、測向、識別和測距。

響級將收集到的各種音響數據經過艦載設備初步處理後,通過衛星發往岸上的數據採集站。採集站一方面將該信息發往海上任務艦船、潛艇及反潛巡邏機,同時分門別類地進行保存,成爲今後反潛作戰的重要參考資料。

時間過去30年,“安藝”號的建造主要是用於取代老舊的前2艘艦艇。雖然,3號艦繼續採用了外觀類似的設計,但許多內部設計變化已非常之大,包括新型的拖曳聲吶系統與高速率的信息傳輸系統,進一步提升對水下目標尤其是周邊高性能潛艇的探測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