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領先的分佈式計算科技公司墨羣近日宣佈完成首輪融資,本輪獲得創新工場、前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博士、雅虎創始人楊致遠博士、前DCM董事合夥人、快手早期投資人盧蓉女士數百萬美元天使輪投資。

墨羣致力於以分佈式計算技術爲基礎的全新一代計算基礎設施的研發構建及其互聯網層面應用。自公司成立,團隊便投入緊張的靜默封閉開發,墨羣區塊鏈引擎及其編程語言將於近期發佈並公開測試,這將成爲中國首個自主可控知識產權的高性能區塊鏈系統。墨羣也將同步研發支持分佈式計算應用的全譜系支撐技術。這一系列技術是未來全新互聯網商業業態、格局的基礎,爲數字化的商業環境帶來自發的誠信,原生的安全,極大降低商業交易信任成本,爲各種新形態的信息化設施構建可信賴的數字橋樑,連接信息孤島,實現真正的安全共享。

區塊鏈技術在全球範圍內,目前都處於不斷演進的新興階段。墨羣分佈式計算團隊去年在國際計算機網絡頂會NSDI2019上發表Monoxide論文,實現了中國在主流國際學術界的區塊鏈核心算法領域零的突破。這讓中國團隊在區塊鏈計算基礎設施領域,快速佔據全球領先地位成爲了可能。作爲中國首個完全自主可控,自主知識產權的分佈式計算系統,墨羣不僅實現了三大核心組件---共識算法,智能合約語言以及廣播網絡協議的自主研發,且突破了現有主流區塊鏈系統的設計框架,使得性能更優,容量更大,系統安全更有保障。

系統的共識算法部分採用的是NSDI論文,用異步共識組架構打破了所謂的區塊鏈不可能三角,在保證充分分佈式和安全的前提下,實現吞吐量和系統容量的線性提升,獲得了國際同行的認可,使得區塊鏈系統可以適配整個網絡的需求,逐步擴容並達到支持億級用戶的規模。

墨羣基於Monoxide論文所提出的最終一致性編程模型, 爲並行區塊鏈系統設計了專門的編程語言: PREDA語言,大幅提升開發和執行效率,並使得智能合約的安全保障更爲輕鬆。PREDA語言及其編譯器徹底打破了國內區塊鏈系統長期依賴海外開源項目,例如以太坊的編程模型以及語言。採用更爲高效AOT編譯體系和增量狀態表達機制,使其執行效率超以太坊Solidity語言百倍。

此外,墨羣拋棄了海外開源區塊鏈系統廣泛採用的的基於TCP的多播通訊協議,而採用自研的基於UDP通訊底層的多播通訊協議,從而獲得更低的廣播延遲並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的承載能力。新的協議還引入了Txlim編碼,將區塊數據壓縮爲原來1/20 到 1/80,進一步減低時延,減少帶寬消耗。

墨羣創始人王嘉平博士表示,“墨羣在工程實現上,選擇了從零開始打造系統的道路,而不去依賴任何海外的開源軟件,誠然是一條更爲辛苦的路。這樣選擇並不是單純爲了實現自主知識產權去重複造輪子,而是基於我們的理論突破,可以實現更爲優秀的架構,不再重複國外的老路,陷入區塊鏈不可能三角的誤區,從而實現遠超當下以太坊等主流開源區塊鏈軟件的性能和容量,最終我們可以輸出更爲優秀的系統和產品。”

王嘉平博士是前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沈向洋的得意門生,也是國際頂會NSDI2019華人首篇區塊鏈核心算法Monoxide論文的第一作者,專注於並行計算系統的架構設計和研究,曾任微軟美國總部研究院主管研究員。2016年加入創新工場,憑藉計算機視覺、計算機圖形學、分佈式計算等方面豐富的學術背景和工程經驗,在李開復博士的帶領下創立了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並擔任副院長。

從純學術研究,到深入投資機構貼身觀察創業者,再到創業者本人身份的轉變,王嘉平博士切身體驗了從零開始構建一個新形態的分佈式計算基礎設施的艱辛和挑戰。他說,“以區塊鏈技術爲代表的分佈式計算架構正在逐漸改變我們整個數字世界的計算基礎,對於投身於這股新技術浪潮,墨羣整個團隊都感到無比興奮。現有研發團隊由多名計算機網絡、分佈式計算、網絡安全、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等領域的資深研究者組成,在這個新興的市場,我們看到無數可以用新技術來改善的地方,爲未來的互聯網帶來更加安全,可靠,更爲公平的體驗。我們對此充滿信心。”

區塊鏈系統和最早商用計算機一樣,金融領域都是最先獲益的領域,但爲全社會帶來的價值,遠遠不止於金融。目前,區塊鏈在稅務、版權保護、司法平臺建設、工程建設招標、房屋租賃平臺、徵信系統、食品安全溯源、疫苗安全管理、醫療服務、保險服務、電子票據、物聯網、公益項目等方面已都有了初步的落地應用。且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更爲深度地參與社會服務和管理,數據的安全保真,用戶的隱私保障越來越重要。區塊鏈系統同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整合,可以有效地保證數據的可靠性,也保護用戶的隱私安全。未來隨着一系列應用深入社會各個方面,需要一個可以承載互聯網用戶量級別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實現這樣一個高性能高容量的系統打造便是墨羣的技術目標和使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