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包括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副總理兼財政大臣亨瑞·基特,貿易和工業部長陳振成在內的一些新加坡政治人物公開表達了對當前世界事務狀況的看法。

其中包括李總理總理寫的文章,並在《外交事務》雜誌上發表過,標題爲“瀕臨滅絕的亞洲世紀:美國,中國和對抗的危險”,特別引人注目。

在冠狀病毒大流行和中美對抗日益加劇的背景下,新加坡和其他亞洲國家希望保持其經濟活力,並保持穩定,安全與和平的區域和國際環境,以促進實現亞洲世紀。

正如李在文章中寫道:“亞洲世紀既無可避免,也不註定”,而世界正在經歷一個世紀未曾見到的深刻變化。亞洲國家需要應對不斷加劇的中美緊張局勢,並適應經濟和政治挑戰,以實現亞洲世紀。

在全球學術界和政界人士評估了亞洲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全球經濟發展之後,“亞洲世紀”一詞是在20世紀末提出的。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中國,新加坡和其他許多亞洲國家在經濟和國家發展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這使亞洲世紀成爲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

對於新加坡以及一些東南亞和東亞國家來說,亞洲世紀意味着美國經濟在亞洲的持續繁榮和擴張。在此過程中,他們可以在經濟發展方面與中美保持密切聯繫,享受美國和中國龐大市場所監督的和平。

中國對亞洲世紀經濟意義的理解與這些國家相同。但是,在安全方面,近年來,中國一直在積極倡導一種新的安全概念。中國正在尋求新版本的共同,全面,合作和可持續的安全。

現在,儘管中國,新加坡和其他地區國家對亞洲世紀的理解不同,但它們都在經濟和政治上面臨許多不確定性。在政治方面,中國和新加坡等新興大國的崛起並未導致其在國際治理中的話語權相應增加。

此外,大國之間的戰略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經濟方面,區域新興大國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也不得不面對緩慢的發展趨勢,經濟下行壓力和歐美的貿易保護主義。

美國對亞洲世紀的理解與中國,新加坡和其他地區國家的理解有很大不同。華盛頓認爲亞洲世紀是應在美國主導的經濟和投資結構下發展的世紀。當然,隨着特朗普政府推行其“美國優先”政策,它不在乎亞洲是否繁榮。

畢竟,亞洲世紀既屬於亞洲國家,也屬於世界。要實現亞洲世紀,就需要亞洲國家加強政治對話,安全合作,促進更廣泛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它還需要該區域以外其他國家的建設性參與。如果美國能夠以這種方式採取行動,它將爲實現亞洲世紀提供確定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