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明朝的“錦衣衛”,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而大部分人眼中的錦衣衛,則是身穿華麗的“飛魚服”,腰間掛着“繡春刀”,看上去十分英武帥氣!

可我們也知道,這樣穿戴的錦衣衛基本上都是出現在影視劇中的,真實歷史上的錦衣衛是不是也是如此裝扮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爲何呢?

首先來說,朱元璋當初創辦錦衣衛的時候,目的是爲了強化自己的專制統治。在錦衣衛設立之初,他們乾的並不是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刀口舔血的活兒,而是專門搞禮儀制度的部門!

如果你熟悉錦衣衛的發展歷史的話,就應該知道,錦衣衛的前身是拱衛司和儀鸞司。這兩個都是負責掌管禮儀制度的部門。

看到這裏,也許你會問了:“這根本不符合邏輯啊,錦衣衛都是些厲害的主,動不動就抓人入獄,這跟禮儀制度有啥關係?”

其實還真有!首先拿拱衛司來說吧,這個機構的主要職能是陳設儀仗,簡單來說就是專門負責國家大型活動的各項事務,比如什麼懸掛旗幟、擺設儀器、提醒百官和皇帝需要穿戴什麼衣冠等等。當然,你也可以把它想象成今天的慶典公司。

其次是“儀鸞司”,這個部門比拱衛司成立的時間要稍微晚一些,專門負責安保工作,當然,主要是負責保護皇帝的安全。比如皇帝在參加大型的祭祀活動時,儀鸞司的人就站在兩側。皇帝在出行的時候,他們也會跟隨左右。

身爲皇帝身邊的人,儀鸞司人員的招募標準是非常嚴格的,他們不僅要武功高強、勇敢,還要有一副好的長相,底子要乾淨,沒有啥前科等等。

然而皇帝在出行的時候,既需要儀仗,也需要安保,如果交給兩個部門來管理的話,成本就太高了,因此就乾脆將這兩個部門給合併,這樣一來,錦衣衛就誕生了。

所以你看,錦衣衛的職能其實有兩個,即:儀仗和安保。

而在古代,禮儀不僅僅只是名頭上的東西,它還意味着穩定的社會秩序,所謂的君臣父子,就代表着穩定和有序。朱元璋如此重視禮儀制度的建設,一來可以樹立自己的權威,使得手下的這些將領能夠明白君臣有別;二來則可以一改元末遺留下來的“禮儀弊病”等問題。

就像朱元璋對徐達說的那樣:“元朝爲什麼會天下大亂?究其原因,就是紀綱不立,主弱臣強,法度不行,人心渙散。”

因此這也是爲什麼朱元璋在艱難創業時期,也要堅持制定禮儀制度的原因所在了!

所以,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看出,禮儀制度對於古代封建王朝來說是多麼的重要。而明朝時期的錦衣衛,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建立起來的。

在瞭解完這些之後,我們再來看一下文章開頭的問題,即“飛魚服”和“繡春刀”是否就是明朝錦衣衛的標配呢?

答案當然不是,我們之所以會這樣覺得,其實多半是受了影視劇的影響。實際上在明朝,並不是所有的錦衣衛成員都能夠擁有飛魚服和繡春刀。要知道,這兩樣東西所象徵的是皇家的榮耀,是需要賞賜的;此外,飛魚服的穿戴和繡春刀的佩戴都是有着嚴格規定的。

根據史料記載,只有重大活動,比如皇帝祭祀或出行的時候,飛魚服和繡春刀纔會出現。所以在影視劇中,錦衣衛穿着飛魚服,提着繡春刀四處晃悠,在真實的歷史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千萬別被電視劇給騙了!看完之後,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參考文獻:《明史》、《錦衣衛》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