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錦江的江湖,很文藝。

徐錦江在1961年出生在香港,他的父親是黑龍江人,從小他就跟隨父母來到香港定居。

徐錦江進入演藝圈的經歷非常神奇。

1987年,當時徐錦江剛從大陸回到香港沒幾年,正在準備宜居到美國。

據說臨行前沒幾天,他在酒店喫飯時,和導演麥當雄、麥當傑兄弟偶遇,然後被麥氏兄弟邀請,直接問他願不願意拍電影。

當時的徐錦江完全不瞭解影視行業,但是出於好奇一口答應。

就這樣,他參與了人生的第1部影視作品——《省港旗兵2》從此之後踏入演藝圈。

徐錦江其實不怎麼會演戲,和他合作過的不少朋友也都吐槽過,而且據說他在演戲的時候不會提前看劇本。

在演藝圈,徐錦江度過了一段充實而艱難的日子,通過各種影視劇,他塑造的各種人物形象深入觀衆的心中。

但是徐錦江本人在經歷了演藝圈的摸爬滾打之後,在經歷了演藝事業的疲憊期之後,似乎迷失了自己。

2005年,醫生診斷他患上了抑鬱症,在片場有時經常會控制不住,自己想摔東西。

於是醫生建議他多喫甜的東西,比如說巧克力可以緩解心情,結果是當身邊的朋友看到他喫巧克力,就知道他要生氣了。

在一次採訪中,他的妻子殷祝平說,最危險的一次是在一個深夜,當時徐錦江走到窗臺上透氣,突然想起老朋友張國榮也想啊,體驗一下一躍而下的感覺,幸好7次從夢中驚醒,發現他的不正常舉動,及時制止。

在這種情況下,徐錦江漸漸遠離了演藝圈,再後來他創辦了自己的藝術中心,慢慢的,大家發現,原來這個身高接近1米9的彪形大漢,內心裏還是個非常文藝的藝術家。

其實很少有人知道,在進入演藝圈之前,徐錦江曾經有過一段學習國畫的經歷。

在幼年跟隨父母來到香港之後,徐錦江也在思考自己應該學些什麼,是不是像父母那樣繼續做個醫生?

後來,思來想去,徐錦江選擇前往廣州,跟隨父親的朋友,著名的畫家關山月學習繪畫。

但是在後來的採訪中,徐錦江並不願意多談到他從廣州美術學院畢業,師從關山月的經歷。

在徐錦江看來,"你行,大家都能看到你的成績,你不行,卻會影響到老師"。

所以在演藝事業不再是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反而給自己帶來無限的煩惱之後,徐錦江選擇重新拿起畫筆,再一次開始了他對藝術的追逐。

很顯然沉浸在藝術創作裏的徐錦江逐漸走出了在演藝圈一直沉浸在抑鬱之中。

按照他的說法,"通過藝術去找自己的感情寄託,它不像拍電影是羣體合作,藝術創作時,你的開心與不開心都可以在作品中表現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