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複習一下姜夔的生平:飽讀詩書卻懷才不遇,參加科舉考試屢屢失敗,最後乾脆不考了,終生不仕。但因爲他滿腹經綸,才華橫溢,因此備受讚賞,他與當時的文人墨客交好,如范成大、陸游、楊萬里等等。姜夔精通音律,對詩詞、散文、書法也深有研究,人們稱他是繼蘇軾之後難得一遇的藝術全才。

姜夔曾和石湖老人,也就是范成大,一起研究音律。范成大告訴他“琵琶有四曲,濩索《梁州》、轉關《綠腰》、醉吟商《胡渭州》和歷弦《薄媚》。現在都失傳了。”姜夔時常都在想着范成大說的這些話。辛亥年,也就是1191年的夏天,姜夔去金陵看望楊廷秀老人,在旅舍裏遇到一位彈琵琶的樂工,能彈奏醉吟商《胡渭州》。於是姜夔向他請教彈奏的方法,於是譯成了此譜。並填詞寫下了這首單調小令,名爲《醉吟商小品》,但實際是“雙聲調”。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上面就是姜夔譜成此詞的經過,原序是:

石湖老人渭予雲:“琵琶有四曲,今不傳矣,曰濩索(一曰濩弦)梁州、轉關綠腰、醉吟商湖渭州、歷弦薄媚也。”予每念之。辛亥之夏、予謁楊廷秀丈於金陵邸中,遇琵琶工解作醉吟商湖渭州,因求得品弦法,譯成此譜,實雙聲耳。

正文如下:

又正是春歸,細柳暗黃千縷,暮鴉啼處。夢逐金鞍去。一點芳心休訴,琵琶解語。

又是一年春歸時節,細長的柳絲千絲萬縷,春色漸老,柳色昏暗。日暮烏鴉啼鳴之處,我在夢中追尋鞍馬而去。心事何必向人訴說,懷中琵琶可以說出千言萬語。

詞中先是寫景,暮春時分,柳葉變得暗黃,千絲萬縷拂動人心。黃昏日落的時候,還傳來烏鴉的陣陣聒噪。

圖片來源於網絡

前三句描繪了一副慘淡的景象,這是爲下文做好鋪墊。這是一位女子的夢裏,她的意中人絕塵而去,她無處訴說,只能寄深情於琵琶聲中。

這首詞創作的時期是姜夔離開合肥的那一年,我們知道,姜夔在合肥和一位善彈琵琶的女子有過刻骨銘心的愛戀,這首詞用琵琶的曲調,又以柳起興,因此很多人認爲這是姜夔懷念情人的作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