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古之彭城。當年西楚霸王項羽的輝煌之地,也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要說在楚漢爭霸時期,徐州這一帶可是很輝煌的。當然,徐州在歷史上一直很輝煌,因爲徐州的絕佳交通位置,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要是翻開歷史課本,徐州的身影總會不時地出現。當然,徐州還可以驕傲地說,我輝煌的時候,你等都還在海里呢!

今天的徐州依舊很強,經濟總量在江蘇十三個兄弟裏頭排在前列。但有很多外地人感覺說好像徐州在江蘇的存在感不太強。不是刻意提醒,不會主動想起徐州。這多少是因爲今天的徐州,在江蘇多少有些另類。

首先從文化上來說,徐州是座蘇北城市,但要和淮安、鹽城一帶濃郁的江淮文化、吳文化相比,徐州卻是濃濃的中原文化,加一些海岱文化。所以人們說起江蘇,不是蘇南的蘇州,就是金陵南京,或者淮揚;非主流的徐州常常被忽略。現在很多蘇北人說起自己,都會強調自己是南方人;唯獨徐州會強調,我就是北方人,文化意義上的北方人。

其次從地理上說,說徐州是蘇北城市嘛,確實是蘇北五虎之首。但他這個角伸得過長了,直接進入了中原範疇,是中原通往江南的必經之路。京滬鐵路、京滬高鐵、各種高速,都在徐州交匯。就這一點,讓其他蘇北四虎羨慕得要死。連雲港港口資源再好,最後還得往徐州走。順便說一句,全江蘇在冬天,只有徐州的部分地區實行集中供暖。

再次從經濟上說,徐州領先其他蘇北五虎太多太多,甚至力壓揚州泰州。如果從國家中心城市的角度來說,除去人口、文教衛資源、現有經濟實力,徐州的條件真不比南京差多少。徐州自己也在琢磨着打造一個淮海經濟區,東連沿海經濟帶、西襟中原經濟區、南接長三角城市羣、北臨環渤海經濟圈,妥妥的經濟中心地帶。就是徐州的這個願望,不知何時才能實現。

又次從聲望上說,畢竟現在江蘇的發展重心在蘇南,畢竟南京的聲譽太過耀眼,畢竟有“地表最強地級市”蘇州。這兩位如此搶眼,以至於人們經常忽略了這一點。現如今,不僅僅是無錫常州這些傳統的蘇南地區,就算是南通,因爲成爲了上海都市圈的真正“北翼”而聲名遠揚。比起有吳承恩的淮安,有孫悟空的連雲港,人們只有坐火車經過的時候,纔會想起,哇,彭城徐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