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真正聽到卡特親自宣佈結束個人NBA球員職業生涯時,說實話還是挺難接受的,畢竟這位陪伴我們幾個時代的球星……

當宣佈退役的消息傳來時,意味着卡特的NBA職業生涯到此爲止。

其實從NBA經歷特殊的“休賽期”,到後來複賽計劃中他所在的老鷹隊沒法參賽。

卡特退役只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事實上本賽季開始前就說了這是他的最後一個賽季。

可是當這個退役的消息傳來時,還是挺難接受的,畢竟這位傳奇球星的球員職業生涯掛上一個句號。

突然沒法再看到卡特的身影出現在球場上,以及帶給我們曾經的扣籃精彩畫面,內心挺不捨的。

卡特宣佈退役,這則消息說實話並不是太意外,畢竟早已成爲現實。

特殊因素導致NBA被迫“暫停”,卡特其實早在此前老鷹隊的本賽季最後一場比賽中……

球隊當時有意把卡特換上場,讓他投中三分球,也是他球員職業生涯的最後一記三分球。

特殊時期過後的NBA雖還未開啓,但老鷹隊將無緣複賽後的比賽。

也就意味着卡特本賽季已提前結束,而這個賽季開始前他就決定打完本賽季後退役。

當他飆中最後那記三分球時,其實早就宣告NBA職業生涯就此落下帷幕。

在希望NBA早日重啓的同時,自然想看到卡特能再次出現在賽場上。

可一切都已成爲歷史,卡特的NBA職業生涯定格在22個賽季,也在老鷹隊結束。

其實有關卡特的NBA職業生涯,關鍵詞中有“流浪”一詞。

看似比較慘淡的描述,但其實他詮釋的是一種打球樂趣,享受其中的過程。

能打出創NBA歷史記錄的22個賽季,但他也效力過多達8支球隊。

單就頻繁更換球隊的情況,他算不上真正的球星,更像是一位奔波各隊打球的“流浪漢”。

事實上卡特當年在猛龍隊和籃網隊都打出名堂,無奈機遇始終跟他差那麼一點。

在那兩支球隊他打得比較久,展現的籃球才華也是最“橫溢”的。

沒能在效力球隊打出成績,再到後面輾轉各支球隊。

從魔術隊開始新的時期,其實卡特就不斷更換球隊。

到後面的太陽隊、小牛隊(獨行俠隊)、灰熊隊和國王隊,直到最後兩個賽季效力於老鷹隊。

一切數據表現都是跟球隊地位成正比的,也看得出近些年他的數據在不斷下降。

有個疑問是關於卡特的,並不是質疑他的籃球能力。

那就是如今他43歲,真的是NBA球隊需要的球員嗎?

說實話在數據層面上,他是一位隨時可被替代的角色球員。

也可以用邊緣球員來形容卡特在最近幾個賽季扮演的角色,但這就是他的籃球魅力。

在老鷹隊的首個賽季,卡特的個人數據相比前一個賽季是有所增長的。

籃球是一項體育運動項目,考驗的是身體對抗,但這是肉眼可見的部分而已。

心理層面的博弈,也就是說球員的心理對抗,這是需要NBA經歷積累的。

這項能力往往隨着打球越久而變得越強,卡特就是所有NBA球員需要的“心靈導師”。

試想有這麼一位資格如此老的球員,會給球隊更衣室帶去多大的幫助。

要知道卡特打球那會,老鷹隊新星特雷楊還未出生,這是什麼樣的閱歷差距。

在卡特一扣成名之後,卻始終沒有成功站在NBA總冠軍領獎臺上,直到退役都沒有。

這會是他的遺憾嗎?答案是否定的。

過去幾個賽季的卡特頻繁更換球隊,像老鷹隊、國王隊和灰熊隊。

這些個球員連季後賽都好久沒打進過,更不用談NBA總冠軍。

按照奪冠球隊和合適球隊來看,卡特傾向於後者。

要說那會他有沒有資格加盟奪冠球隊,同樣答案是肯定有的。

在強隊打不上球,但有機會奪冠,對比現實情況,他選擇的是籃球樂趣。

從當年扣籃的直爽風格來看,他嚮往的是一種自由自在的打球樂趣。

回過頭去看卡特的職業生涯,在他漸漸成爲角色球員時,奪冠就不再是他的第一選擇。

22個賽季,這是NBA歷史第一,也是很難被超越的記錄。

此前退役的加內特和諾維茨基等球星都沒打得那麼久,這是多難的成就。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啓NBA職業生涯,到21世紀00年代、10年代和20年代。

同樣能橫跨四個年代的卡特,恐怕未來也很難再有。

再說NBA作爲世界頂級籃球聯賽,卡特能在這個聯盟打拼這麼“久”。

肯定他的籃球才華之外,還需要承認他的籃球智商也非常高。

可是一想到那些年回憶的“飛人”卡特將不再以球員身份出現,多少還是有些不習慣的。

記憶中“飛人”那一扣,後來再現是爵士隊當家核心米切爾演繹的。

當後輩新星重演時,內心還是出現波瀾壯闊的。

兜兜轉轉回到東部球隊,並在東部的老鷹隊退役,彷彿二十二載就在昨日。

大部分球迷不捨是記憶中的卡特將永遠成爲“回憶”,或許這就是體育的殘酷性。

“飛人”卡特落幕只是時間問題,想到未來他將會以另一種身份迴歸,還是蠻期待的。

此前他曾客串籃球解說員,這是他未來籃球人生的一個方向。

回憶總歸是美好的,卡特再現NBA賽場時,不知道是以什麼樣的身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