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是父母关心的头等大事,为了孩子让孩子不败在起跑线上,父母们愿意倾尽所有买一个不能住人的学区房,只为了给孩子一个更高的起点。但是起点高,不代表终点就能很理想。想要孩子成长为优秀的人,不仅需要好学校,需要好老师,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位好家长。

日本的一位妈妈佐藤亮子,从小注重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四个孩子相继考入日本最高等学府中最难考的专业:东京大学医学部。

很多媒体邀请这位妈妈分享教育经验,她总结出许多自己独创的教育方法,并出版了多部畅销书籍。她在《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这本书里,分享了自己辅导孩子学习的经验,以及作为父母如何关心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后盾,促进孩子的学习。

对于很多辅导孩子作业时,容易着急上火,甚至需要将“双手绑在椅子上”的家长们来说,这本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父母花费巨额钱款购买学区房是希望孩子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但是这种美好愿望的实现却离不开父母对孩子用心的陪伴。通过这本书,我们就能对“用心”有更明确更具体的理解。

一、用心辅导孩子就要关注细节

孩子通常比大人要更敏感,心思也更细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很多蜕变,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察觉这些变化,很可能就会遭遇“本来很乖的孩子突然变得不听话”、“本来爱学习的孩子开始逃学”这种现象。即便父母严格遵守权威书籍的教育理论,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如果缺乏一些必要的细节,就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佐藤亮子妈妈在书中列举了很多育儿细节:

在对孩子最初的培养过程中,她也是一位“虎妈”类型,孩子一岁就开始学习早教课程,三岁开始学小提琴,四岁学游泳,二年级就开始上课外辅导班。但是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完全尊重孩子的意愿,也不会像其他妈妈那样纠结于教材和培训班的选择。在她看来,虽然教育孩子越早越好,但是这种教育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自然和舒适,而不是让孩子感觉到压力和强迫。

孩子将来是否能成为钢琴家、小提琴家,是否能成为某方面的天才和这种早期教育的关联并不是很大。让孩子尽早开始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适应学习的过程,养成学习的习惯。对于幼龄的孩子来说,学习就像玩耍一样新鲜有趣。作者佐藤亮子女士将乘法口诀表当作儿歌教给孩子,孩子三岁多就能流利的背诵乘法口诀表,进入小学之后,就不用再花费时间和精力在这上面。

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佐藤亮子却根据四个孩子的性格特征,采取了不同的辅导方式。在对待最小的女儿时,她尤其注意女孩子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点。在安排补习班的时候,考虑到女孩子的体力和注意力,有意缩短女儿补习班的时长而增加补习的次数。女儿进入青春期之后,佐藤亮子格外关注女儿在人际关系方面遇到的困扰,减少不顺利的人际关系对女儿学习的影响。

虽然四个孩子都如此优秀,哥哥们却没有对弟弟妹妹们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这得益于佐藤亮子从来不在孩子之间作比较的做法。她在书中提到:“ 不比较才能发现孩子的优点。” 只有尊重孩子的性格,孩子才会接受并肯定真实的自己,积极发掘自身的潜能。

二、用心辅导孩子就要做好后勤工作

大多数父母都知道辅导孩子功课的重要性,但是更多的父母在辅导孩子时惹出一肚子气。甚至有新闻报道,父母在辅导孩子时,由于情绪激动诱发心梗。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没有摆好自己的辅导位置,没有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反而擅自做主。

父母未必要投入多大的精力和时间来辅导孩子,给孩子做好后勤工作,让孩子能够更安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这本书中,佐藤亮子提到了自己为孩子们做过的后勤工作:

比如,孩子做完试题之后,对照答案帮助孩子打分;用红色圆珠笔帮助孩子标记错题;帮助孩子收集目标学校的相关资料;如果孩子容易忘东西就要临睡前帮助孩子整理书包,或者列上清单;提前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规划,例如在时间相对宽裕的初中阶段,尽可能让孩子的英语提高到高中的水平,为其他学科节省时间。

女孩子一般比较爱美,在梳妆打扮上会花费很多时间。佐藤亮子的女儿在高三备考的关键时间里,每天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洗头发,吹头发。但是她并没有因此就制止孩子的爱美行为,而是想办法让孩子用更好更快的方式洗头发、吹头发,既满足了孩子的需要,也为学习节省出时间。

三、辅导孩子要避免的三个误区

佐藤亮子女士在《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这本书里总结了父母在辅导孩子时,常犯的三个错误。

1、过于强调孩子的自立,缺乏必要的帮助

现在的育儿理念总是强调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家长不插手,让孩子自己来。很多家长就成了甩手掌柜,动不动要求孩子自己来。

比如,让孩子尽早让孩子脱掉纸尿裤,尽早让孩子学会自己上厕所自己吃饭,自己准备上幼儿园需要带的物品,自己完成作业,自己叠衣服等等。。

这种理念的出发点很好,但每个孩子的发育阶段不同,佐藤亮子认为培养孩子自立能力必须有两个前提:孩子知道方法,并有足够的能力。如果孩子根本不知道怎么做,父母单纯的鼓励起不了任何作用,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孩子学习自立的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榜样作用,父母积极帮助孩子掌握做事的方法,才是孩子走向自立的捷径。

2、遇到不会的题要及时看答案

上学的时候遇到难题,我爸从来不轻易让我看答案,让我自己尝试多种思路寻找解题方法。实在想不出来,我爸也会说:“ 先做做别的题,换换脑子,回头再看这个。” 一道题总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因为我爸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锻炼到思维能力。

佐藤亮子女士在辅导孩子功课时,一旦孩子遇到这种情况,会毫不犹豫的让孩子看答案,并根据答案帮助孩子分析解题思路。她认为想要孩子考出好的成绩,就不能忽略掉应试的技巧,在有限的时间里帮助孩子掌握更多的解题思路,才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正道。

3、放养孩子不等于学习也能放养

虽然成绩并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作为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相对宽松欢乐的成长空间,但是在学习上不能采取放养模式。对于孩子来说,成绩对于他的校园生活尤其重要。孩子需要成绩赢得尊重、友谊或者老师的喜爱,这些对于孩子其他能力的提升都有促进作用。

另外学校的年级设置都是按照阶段划分的,如果孩子在某个阶段的知识点没有学好,以后的每一个阶段学起来都会更吃力。家长再去狠抓孩子的学习,也会收效甚微,甚至导致孩子的厌学情绪。如果孩子在学习上一开始就不掉队,就能轻松跟上同龄人的节奏。学习就不会成为让孩子头疼的事情。

佐藤亮子女士在《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中提到:“ 学习不能靠毅力毅力硬拼,而是像呼吸一样习惯成自然。” 让孩子自然而然的喜欢学习,自觉学习,就是家长最应该做的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