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電商時代如今發展得很快,許多企業迅速壯大,如京東、拼多多、美團、去哪兒等。同時也有不少企業衰敗,如南京熊貓電子、夏新電子等。那時紅遍大江南北“我爲自己代言”的陳歐體,很多人都非常熟悉,聚美優品CEO陳歐創業四年就把公司上市了,現在發展得如何呢?他的現狀又是怎樣呢?

聚美之前的成功

陳歐16歲那年就去了新加坡留學,就讀於南洋理工大學,是計算機專業。和很多男生一樣,陳歐也喜歡打遊戲,大學期間他就經常參加遊戲比賽,在遊戲方面也有很高的天賦。但陳歐不沉迷遊戲,只是比賽前準備一下,他最好的成績就是獲得新加坡《魔獸爭霸》前三。

2006年,也基於參加遊戲比賽,陳歐瞭解到市場上游戲平臺做得還不夠完善,他便想自己做一個遊戲平臺,於是就有了全球領先的在線遊戲平臺GGgame。GGgame運營得也不錯,但陳歐不甘現狀決定去斯坦福大學讀MBA,爲此他找來一位職業經理人幫他打理公司,還讓出40%股份。但是這位職業經理人在陳歐讀MBA期間引入了其他天使投資人,其所控制比例已經超過50%,因此陳歐沒有了對公司的控股權,結束了第一次創業。

2009年7月,陳歐開始了第二次創業。陳歐這次還是選擇有關遊戲的行業,他帶了一個全新的項目回國,這個項目是在社交遊戲中內置廣告。回國後,陳歐到處融資,他找到真格天使投資人徐小平,徐小平投資了18萬美元。2011年,陳歐成立了Reemake公司,但是很快他就發現,在美國很火熱的項目在中國根本行不通而結束第二次創業。

創始人成全民偶像,聚美優品大獲成功

電商持續增長的這些年裏,創業兩次失敗的陳歐也抓住了苗頭,對準電商發起挑戰。然而,他的營銷手段卻是建立“人設”、以及與瑞幸一樣“在美國割韭菜”。

2010年,陳歐創辦聚美優品,主營女性護膚品化妝品。與其他企業截然相反的是,陳歐致力於打造個人形象,形成“網紅效應”,成爲“明星老闆”,不僅以“我是陳歐,我爲自己代言”的廣告佔領頭條,而且還頻繁參加綜藝節目、在微博上與粉絲互動、以及參演電影。以此來奪得了大衆的眼球,微博粉絲人數達幾千萬。

粉絲人數的大量增長也代表了陳歐成爲“流量王”。聚美優品成立短短的一年時間裏,銷售突長,總金額高達5億,用了三年的時間就成爲中國美妝電商第一;在聚美優品創辦的第四年裏就在美國的紐交所掛牌上市了,陳歐也成爲了紐交所最年輕的CEO。

聚美“倒下”,退市迴歸

在上市後不久,聚美優品就被曝出賣假貨。雖然陳歐否認這個事實,但是輿論壓力很大,導致有人謠言說聚美優品假貨率高達90%。這種空有的“噱頭”,而不是專注做產品的本身,聚美優品的銷量開始下滑,其股價也隨之下跌。相比聚美優品剛上市時股價創新高,之後跌幅高達94%,市值也少了一百多億。

當時聚美優品在美國上市時的發行價爲22美元,開盤報價爲27.25美元。股價卻在7個月後近腰斬,一蹶不振。兩年後,陳歐提出以每股7美元上位價格將公司私有化,這僅僅是IPO發行價22美元的三分之一,導致股東們被套牢,損失慘重。於是股東們進行抗議,把事情給鬧到了美國證監會,所以陳歐沒能完成公司私有化,但他依舊堅持着要把這件事情做下去。

2020年年初,陳歐再次提出要將聚美優品私有化,股東們大罵“陳歐是在美國割韭菜”,股東們的極力阻撓沒有成效,陳歐最終還是成功私有化。今年4月15日,聚美優品正式從紐交所退市。聚美優品市場份額也只剩下0.1%。

陳歐當初打造的“噱頭”,給聚美優品帶來了巨大流量。很可惜的是,他卻沒有“實打實”地做好產品,給聚美優品埋下了很大的隱患。

但,1983年出生的陳歐,今年也還不到40歲,也正是一個企業家起步的最好年齡段。未來。陳歐能不能再次把握機會,再創輝煌,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由財料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