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加勒万河谷事件持续发酵,甚嚣尘上的印度为何对拥有强大战力的中国视而不见?

针对此次中印边境问题的加勒万河谷事件,印度媒体和军方,一改往常做法,偏离了中印理性处理边境问题的轨道。对外界连续释放出三个明确的危险信号。

1,莫迪政府解除边境士兵使用枪支管理的限制;

2,印度重兵部署边境地区。边境运输部队;

3,,向俄罗斯,美国,等西方国家紧急采购作战飞机。

其实,印度这样做的用意,在外界看来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即为中印因边境摩擦,而导致不可控的边境矛盾升级做准备。

印度明知战力不如中国,为何依旧对中国频频释放的善意,置之不理?

首先第1个原因,就是印度这个民族具有强大的自尊心;印度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在世界上,他们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第三世界的领导者,然而中国在1962年一记闷棍,把印度从梦想打回了现实。

第2个原因,印度在同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等以往国家,在边境处理领土问题的时候捞到了不少便宜。希望在这次的中印冲突中如法炮制,逼迫中国让步。

第3个原因,想在中美摩擦的过程当中火中取栗。由于美国川普上台之后,对中国采取更为激烈贸易战,导致中美两个大国在各个领域之间的摩擦和矛盾日趋尖锐。

印度认为自己是左右中美博弈天平的关键筹码,中国、美国在对抗的过程,无论是谁都会极力拉动印度这个亚洲大国,因此中美博弈的关键时刻,中国一定不会同印度翻脸,否则就是将印度推向美国的怀抱。

第4个原因,转移国内民众对莫迪政府抗击疫情不力而引发的矛盾。引述相关媒体消息,印度国内确诊的新冠人群患者已达到40多万,以印度目前的国内现有的医疗水平,想要控制疫情的传播,简直是天方夜谭。

如果政府措施不当,势必激起国内民众的质疑和反感。因此莫迪政府迫切希望祸水东引,将国内民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中印边境武装冲突上面,借此减轻自己的压力。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军事家,孙子曾经说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莫迪政府这种想要在中印领土争端中,占得便宜的投机心理,最终可能会引火烧身自取其辱。

因此我们奉劝印度,尽快摒弃传统国与国之间交往过程当中的0和思维模式。同不断释放善意的中国相向而行。

相关文章